峭壁临江控上游,登高怀古一停舟。
曹瞒霸业寒烟尽,公瑾勋名野水流。
山鸟似啼当日恨,东风犹作旧时秋。
坡仙辞赋多悲慨,半入江云黯结愁。
【注释】
赤壁:指长江赤壁矶。曹瞒(曹操)霸业:指曹操统一北方的霸业。公瑾:周瑜,字公瑾。坡仙:指苏轼。
【赏析】
《赤壁感兴》是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的一组七言绝句。此诗以赤壁为题,借怀古之机抒发自己的感慨。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登上赤壁矶,凭吊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感叹时世沧桑,世事变幻,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成的悲苦心情。
第一句“峭壁临江控上游”,写赤壁地势险峻,雄踞江上,控制上游。这一句中,“峭壁临江”写山,突出了其高耸入云之势;“控上游”写水,突出了其奔腾澎湃之状。一个“临”字,既写出了山势险要,又写出了水流湍急,同时,也写出了诗人登上这座名山的心情。“登高”二字,点明这是登临观览之作。
第二句“登高怀古一停舟”,是说诗人登上了这座高耸入云的名山,怀着对往事的无限追忆之情,在船上停泊下来。这句中,“登高”写人,突出了诗人的情感活动;“怀古”写事,突出了诗人的思想内容;“一停舟”写景,突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一停舟”三字,既写出了诗人因怀古而停下船只的动作,又写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静谧,同时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三两句“曹瞒霸业寒烟尽,公瑾勋名野水流”,是说曹操的霸业已经随着滚滚东流的江水而烟消云散,周公瑾的功勋和美名却像江河里的水一样源远流长。这里的“寒烟”,用来形容曹操事业的衰颓,而“野水流”则用来形容周公瑾功勋的不朽。
第四句“山鸟似啼当日恨,东风犹作旧时秋”,是说昔日的山林之中有鸟儿鸣叫,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往日的仇恨,而那吹拂过江面的东风似乎还在唤起人们对过去时光的记忆。这里的“山鸟”是诗人的想象,用来表达他对往事的思念之情;“东风”则是实写,用来表达他对过去的怀念之情。这两句诗既与前两句相呼应,又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最后两句“坡仙辞赋多悲慨,半入江云黯结愁”,是说东坡居士的辞赋中充满了悲慨之情,那些辞赋如同江边的云雾一般,深深地凝结着诗人的忧愁和哀伤。这里的“坡仙”指的就是东坡居士苏轼,“半入江云”形容他辞赋的内容深沉,如同江上的云雾一般,难以捉摸。这两句诗既与前面的景物描写相映衬,又为后面的抒情作了收尾。
整首诗通过对赤壁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于曹操霸业、周公瑾功勋、山鸟啼叫、东风吹拂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成的悲苦心情。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炼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