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君足文史,二十即决科。
州县治文剧,史馆仍编摩。
须知轩冕荣,莫换山水癖。
钓清一川舟,揽翠千峰屐。
岂徒糜岁月,且复注春秋。
书法严衮斧,笺记分薰莸。
虽然落湖江,政自忆京辇。
雪尽马蹄乾,花簪貂帽浅。
十龄不能见,一旦忽奇逢。
楚泽蛟龙雨,秦淮雕鹗风。
红灯梦未残,明月家何处。
典衣沽酒别,蹈雪骑驴去。
匆匆千里意,沉沉三月馀。
可怜天边雁,不带山中书。
怀人隔秋水,题诗写山石。
若见徐徵君,须言共相忆。

寄方君的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与方君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友情的怀念。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方君足文史,二十即决科。

  • “方君”指方编修,即方家兄弟(方大年)的弟弟,字君;
  • “足文史”意为精通文史,才华横溢;
  • “二十即决科”意指二十岁时就已经考取功名或进入仕途。

州县治文剧,史馆仍编摩。

  • “州县”泛指地方政府;
  • “治文剧”意为治理政务,处理文化事务;
  • “史馆”指的是负责编纂历史的机构——史馆;
  • “编摩”是编辑和撰写的意思,这里指编纂史书。

须知轩冕荣,莫换山水癖。

  • “轩冕”指古代官员的帽子,象征荣耀和地位;
  • “山水癖”意指喜欢山野自然风光,追求宁静闲适的生活;
  • 诗人在这里劝告对方不要放弃官场生涯,因为官场上的荣耀可能比山野中的美景更有诱惑力。

钓清一川舟,揽翠千峰屐。

  • “钓清”形容钓鱼的场景很清幽;
  • “一川舟”指一条清澈的河流上漂浮着一只小船;
  • “揽翠”意指欣赏翠绿的山林;
  • “千峰屐”意指在千座山峰间行走如同穿着木屐。

岂徒糜岁月,且复注春秋。

  • “糜岁月”意为浪费时光;
  • “注春秋”指记录历史,这里借指编纂史书;
  • 诗人劝对方不必浪费时间去做那些虚名,而应该专心致志于书写历史。

书法严衮斧,笺记分薰莸。

  • “书法”指书法艺术;
  • “衮斧”比喻书法作品严谨有力;
  • “笺记”指书信和记录;
  • “薰莸”两种香草,分别代表香味不同的两种物品,这里用以比喻不同风格的作品。

虽然落湖江,政自忆京辇。

  • “落湖江”意为被贬谪到江湖之地;
  • “京辇”是指京城,这里代指政治中心;
  • 诗人表达即使被贬至偏远地区,也仍然怀念着过去的政治地位和政治抱负。

雪尽马蹄乾,花簪貂帽浅。

  • “马蹄乾”意指雪已经融化完毕;
  • “花簪貂帽”指古代贵族的装饰;
  • 诗人以自己的落魄形象反衬对方曾经的辉煌。

十龄不能见,一旦忽奇逢。

  • “十龄”指二十岁;
  • “一见”意为突然相逢,这里指的是意外的机会;
  • 诗人感叹自己年轻时无法见到对方,但如今却有机会与之重逢。

楚泽蛟龙雨,秦淮雕鹗风。

  • “楚泽”指楚国的湖泊;
  • “蛟龙雨”形容大雨如蛟龙翻滚;
  • “秦淮”是南京古称,这里指秦淮河;
  • “雕鹗风”意指雄鹰展翅的高飞姿态,这里比喻对方才华出众。

红灯梦未残,明月家何处。

  • “红灯”暗指元宵节时的灯笼;
  • “梦未残”意味着梦境还未结束;
  • “明月家何处”询问对方的家人现在在哪里。

典衣沽酒别,蹈雪骑驴去。

  • “典衣”意为典当衣物换取财物;
  • “沽酒”指买酒;
  • “典衣沽酒”意为为了送行而典当衣物并买酒来饯别;
  • “蹈雪骑驴”意指冒着严寒骑着驴子出发。

匆匆千里意,沉沉三月馀。

  • “匆匆”意为急忙;
  • “沉沉”意为深沉、沉重;
  • “千里”和”三月”都是形容时间之长;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

可怜天边雁,不带山中书。

  • “天边”意为天空的边际;
  • “带”意为携带;
  • “雁”指的是候鸟;
  • “山中书”指的是书籍,这里指诗歌或文章。
  • 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候鸟和人类的行为,表达了对对方离开的哀叹。

怀人隔秋水,题诗写山石。

  • “怀人”意为思念他人;
  • “隔秋水”意指相隔遥远的水面;
  • “题诗”意为在山石上题写诗句;
  •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并通过题写诗句来表达这种情感。

若见徐徵君,须言共相忆。

  • “若见”意为如果能够相见;
  • “徐徵君”指徐大年;
  • “须”意为必须;
  • “共相忆”意为共同回忆过去的时光。
  • 诗人希望在未来某一天能够再次见面,并与朋友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