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胜槩实佳哉,图画天然八面开。
云影入帘纷似絮,峦光染袂绿于苔。
学书犹忆临池写,采药曾经带雨栽。
只为鱼龙期变化,致令猿鹤互惊猜。
数茎白发虽侵镜,百炼丹心不作灰。
中使传宣承顾问,东朝进讲每低徊。
月移禁掖藏书署,花压瀛洲视草台。
岂意衰龄沾异渥,因兹胜赏得重陪。
丁宁杉桂无奇句,约束溪山属骏才。
倚杖指林寻故迹,赐衣湿雨借新焙。
名编递玩丛如笋,嘉卉当筵粲若杯。
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窥客去仍来。
但知笑齿时频启,何事愁肠日九回。
寄语山灵休厌我,看花莫待作诗催。
我们需要逐句解释这首诗。然后,我们将这些诗句与对应的英文译文相匹配,并标注关键词和注释。最后,我们进行赏析。
- 东明胜槩实佳哉,图画天然八面开。(注释:东明山的美景确实非常棒,就像一幅天然的图画,四面开放)
- 这首诗的第一句直接赞美了东明山的美丽景色。”胜槩”意为美好的景色,”图画”则比喻其自然美像画一样完美。
- 云影入帘纷似絮,峦光染袂绿于苔。(注释:云的影子好像纷纷扬扬的柳絮,山峰的光仿佛染在袖子上绿得比苔藓还要绿)
- 这句诗描绘了云雾缭绕、山峦叠嶂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学书犹忆临池写,采药曾经带雨栽。(注释:学习书法时还常常想起亲自在池塘边练习,采药时也曾带着雨滴)
- 诗人回忆了小时候的学习经历,以及自己曾经尝试过采药的经历。
- 只为鱼龙期变化,致令猿鹤互惊猜。(注释:只因为鱼龙期待着改变,以至于猿鹤都感到惊恐)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的感慨,以及他个人对这种变化的无奈。
- 数茎白发虽侵镜,百炼丹心不作灰。(注释:虽然有几根白发已经染白了镜子,但我心中的信念却永不磨灭)
- 诗人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但他的坚持和信念从未动摇。
- 中使传宣承顾问,东朝进讲每低徊。(注释:宫中使者传递信息时,我常被召去接受顾问,每次进入朝廷讲授时,我都会徘徊不前)
- 诗人在宫廷中的地位让他有机会接受咨询和教育,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
- 月移禁掖藏书署,花压瀛洲视草台。(注释:月亮移动到禁苑的藏书署,花朵压着瀛洲的视草台)
- 这两句描述了宫殿中的美景,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状态。
- 岂意衰龄沾异渥,因兹胜赏得重陪。(注释:没想到我的衰老之年得到了特别的恩宠,因此得以再次陪同观赏美景)
- 诗人感到自己的年龄和遭遇都得到了特别的恩惠,因此能够再次享受到这种美好的时光。
- 丁宁杉桂无奇句,约束溪山属骏才。(注释:叮嘱杉树桂花不要有奇特的句子,约束溪山交给有才华的人才)
-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简洁明了的风格,同时希望别人能够理解他的诗意。
- 倚杖指林寻故迹,赐衣湿雨借新焙。(注释:靠着拐杖指向树林寻找过去的足迹,赐予的新衣沾满了雨水)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树林中行走的场景,以及他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体验。
- 名编递玩丛如笋,嘉卉当筵粲若杯。(注释:诗歌的名字被编纂成册,如同竹笋般密集,宴会上的佳肴如同酒杯般丰盛)
- 这里诗人用“竹林”来比喻诗歌,用“酒杯”来比喻佳肴。
- 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窥客去仍来。(注释:松鼠沿着窗子爬行并且休息,山禽观察客人离开后又回来)
- 这两句诗描绘了森林中的动物对人的关注。
- 但知笑齿时频启,何事愁肠日九回。(注释:只知道笑容时常打开,为何忧愁的肠子每天都重复九次)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
- 寄语山灵休厌我,看花莫待作诗催。(注释:请告诉山林神灵不要厌弃我,欣赏花朵的时候不要等我来写诗催促)
- 诗人希望山林神灵能接纳他,不要再因为他的到来而打扰他们的宁静。
-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叹东明山之美的七言律诗。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东明山的壮丽景色和自己的所见所感。整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