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桑柘长春风,不数河阳一县红。
莫道鸳鸾终枳棘,又看万里共冥鸿。

【注释】:文大尹:文彦博,字彦博。次夏官:指文彦博任枢密副使时,因枢密院在京师南薰门外,故称“次夏”。濮:即濮州。今山东范县西北有濮水。昭:明亮。桑柘: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生在路旁和宅旁。《诗·豳风·七月》:“七月剥枣,献公命剥,奉盛以醢,监井有践。”郑玄笺:“七月,阴气始起,阳气尚微,桑柘生华,枣初成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合而自生,万物通而相化。”“长”在这里作生长、繁茂解。河阳:地名,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诗经·周南·汝坟》“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毛传:“三秋,九月、十月、十一月也。”这里借指桑柘的茂盛。枳棘:酸味植物,其果实可入药。这里比喻不顺利的事情。冥鸿:指高飞的大雁,古人以鸿鹄喻志士。

【赏析1】:这首诗是诗人对文彦博第二次担任枢密副使时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他为官清正廉洁、不慕荣利的美好祝愿。首句写汴京(今河南开封)一带春天桑柘长绿,满城一片生机盎然;次句写汴京一带桑柘茂盛,比不过河阳一个县里的桑柘红。后两句说你不要以为只有那高高的河阳才能出凤凰般的人才,你看那大雁万里飞行,不是也能自由翱翔吗?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