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江湖寄一枝,故园千里幸相思。
海云汀树无穷思,都在陈郎七字诗。
【注释】次陈存义送别韵:次,次序;陈存义:诗人的朋友;七字诗:指陈友谅所做《赠别》诗。
【赏析】此诗首联写离别之恨,次联写相思之情,三联写海云汀树之思。全诗语言清丽,情韵深长,意境优美。
我辈江湖寄一枝,故园千里幸相思。
海云汀树无穷思,都在陈郎七字诗。
【注释】次陈存义送别韵:次,次序;陈存义:诗人的朋友;七字诗:指陈友谅所做《赠别》诗。
【赏析】此诗首联写离别之恨,次联写相思之情,三联写海云汀树之思。全诗语言清丽,情韵深长,意境优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细草东风满宫绿,春色薰人倦装束。 - 诗句翻译: "细嫩的草儿在春风中摇曳,满院都是春天的绿色,春色使人感到疲惫,懒得再打扮自己。" - 关键词注释: - 细草:形容春天草木生长得细软娇嫩。 - 东风:指春季温暖的南风。 - 满宫绿:整个宫殿都覆盖着绿色的草地。 - 春色:春天的气息或景色。 - 薰人:香气让人感觉疲倦、不适。 - 倦装束:形容人因为春色而感到身心俱疲
怨歌行 忆昔事君及笄年,随君问寝姑来前。 梳钗装饰妾未暇,蘋藻辛勤君亦怜。 贫贱为君豁怀抱,比翼连枝两情好。 梁鸿德耀总不如,自谓百年共偕老。 青蝇止棘君心移,能使坚白生磷缁。 妾心如月君不察,妾颜如玉君终疑。 吁嗟薄清似行路,对面相逢不回顾。 昨日恩爱今寇雠,人生莫如妇人苦。 译文: 回忆起当年侍奉君王时,我年纪轻轻,跟随君王一起睡觉。那时我忙于梳理头发和装饰妆容,而您也对我的辛劳表示了怜悯
玉阶怨 秋晚步玉阶,后宫已无暑。 卷帘看双星,含情独不语。 【注释】: “玉阶”:指宫殿中的石级。 怨:怨恨、悲愁。 “秋晚步玉阶”:秋日傍晚在玉砌的台阶上徘徊。 “后宫已无暑”:指宫女们已经没有了夏日的暑气。 “卷帘”:拉开窗帘。 “含情独不语”:有满腔的柔情而独自沉默不言。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全诗以“怨”字为线索,从“怨”字生发开去,层层递进,最后揭示出“怨”的根源在于宫廷的腐朽黑暗。
【注释】 放歌行:抒发自己志向的诗。 不与草木同:不被世人所理解、所认同。 胸中慷慨气吐虹:胸中的抱负如虹,豪气冲天。 经纶:治国之才。 糟粕:指无用之物。 黄金殿:指朝廷。 三挂天山弓:指三次被贬谪。 蹉跎岁月:虚度年华。 昨日少年今老翁:形容自己年过半百,仍为官而忙碌。 万事:一切事情。 世故:世间的人情世道。 浮云变苍狗:比喻世事无常,变化莫测。 逆旅:旅店。 走马红尘三十秋
少年行二首 其二 自谓英豪比信陵,手提三尺事横行。 沙场会有封侯日,跋扈将军未可轻。 注解与赏析: - 自谓英豪比信陵:自认为英姿雄健如同战国时期的信陵君(魏无忌),意指自己有如信陵君般的英雄气概。 - 手提三尺事横行:意味着手握权杖,行事果断,无所畏惧,横行霸道。 - 沙场会有封侯日:在战场上有机会获得功名,成为封侯拜将之人。 - 跋扈将军未可轻:虽然行为跋扈,但不可轻视
征夫词 征夫语征妇,为国使鸡林。 玉帛走万里,冰霜持寸心。 离别不足叹,岁月愁侵寻。 莫怨清路尘,莫赋白头吟。 春□分素手,秋风候归音。 不学秋胡子,戏掷桑中金。 注释: 1. 《征夫词》是一首表达对远征士兵的思念和鼓励他们的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表达了一种情感或景象。 2. “征夫”是指那些为了国家而出征的士兵,“征妇”则是他们的妻子。他们为国家而战,为国家而牺牲。 3. “为国使鸡林”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a. 芳树曲 - 注释: “芳树”指美丽的树木。“曲”可能暗示其形态或特性,如弯曲或曲折。 b. 芳树秉春茂 - 注释: 这里的“秉”可以理解为“持”或“拥有”,“春茂”则表示春天生长茂盛。 c. 柔柯压槛浓 - 注释: “柔柯”指的是柔软的枝条,“压槛”形容树枝垂挂的样子。整体描述一种繁茂的景象。 d. 叶无浮鸭绿 - 注释: “浮鸭绿”是一种颜色
上之回 上之回,甚盛举。 专内修,御外侮。 敷文德,振威武。 四海同,万物睹。 五星聚,百神祐。 乌孙稽首,单于拜舞。 月氏请降,西域纳土。 麟游郊,凤在圃。 朱草生,紫芝吐。 封疆越唐尧,神功迈夏禹。 持觞寿万年,永为臣民主。 译文: 这首诗是赞美盛世景象的诗歌。它描述了国家繁荣昌盛、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释】 少年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二首,这里指第二首。第一首为《长安古意》,今人有以“二首”指第一首之误。 明光宫:在长安城内,是汉代宫殿之一。直庐:直庐,指卫士宿值的官舍。 冠千夫:比喻气魄雄伟。 区区:形容见识小、本领小。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青年勇士报主精神的诗。诗人借写勇士的胆气,歌颂了他们的爱国精神。 开头两句:“朝侍明光夜直庐,少年胆气冠千夫。”意思是说,他早晨在明光宫值班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共五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象征。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烽火连幽并,匈奴屡入寇。 这句诗描述了边疆战火连绵不断的情景,暗示了国家的边境地区常常受到匈奴的侵犯。"幽并"是当时的一个边郡地名,这里的烽火连天,表明了战争的激烈。 抚剑出飞狐,君命所不受。 这里描绘了一位将军挥剑出鞘的形象,他不受君王的命令行事。"飞狐"是一种传说中能够预知吉凶的动物
我们需要逐句解释这首诗。然后,我们将这些诗句与对应的英文译文相匹配,并标注关键词和注释。最后,我们进行赏析。 1. 东明胜槩实佳哉,图画天然八面开。(注释:东明山的美景确实非常棒,就像一幅天然的图画,四面开放) - 这首诗的第一句直接赞美了东明山的美丽景色。"胜槩"意为美好的景色,"图画"则比喻其自然美像画一样完美。 2. 云影入帘纷似絮,峦光染袂绿于苔。(注释:云的影子好像纷纷扬扬的柳絮
【注释】:文大尹:文彦博,字彦博。次夏官:指文彦博任枢密副使时,因枢密院在京师南薰门外,故称“次夏”。濮:即濮州。今山东范县西北有濮水。昭:明亮。桑柘: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生在路旁和宅旁。《诗·豳风·七月》:“七月剥枣,献公命剥,奉盛以醢,监井有践。”郑玄笺:“七月,阴气始起,阳气尚微,桑柘生华,枣初成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合而自生,万物通而相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题王允冈山斋》。下面是逐句释义及注释: 第一联: 幽人宅一区,卜筑在阳羡。 - 幽人:指隐居山林的人。 - 宅一区:拥有一块居所。 - 卜筑:选择建造房屋的地方。 - 阳羡:地名,这里指的是阳羡县,位于今天的江苏宜兴。 第二联: 铜官矗苍翠,白云递隐见。 - 铜官:可能是指铜官山,位于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境内。 - 矗苍翠:矗立在青翠之中,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注释】 我生空负月临奎,文学何曾遂昔期。 “月临奎”为“月临高台”,指京城长安,即作者的故乡。“月临高台”暗喻作者怀才不遇。“文学”是作者在朝为官时的官职,“未遂昔期”意指不能如愿以偿。 柳子未成非国语,匡衡徒患作人师。 “柳子”是唐宋时期著名学者、文学家柳宗元,因被排挤出京而流放于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匡衡”是西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经担任过太子少傅,后因病免职,在家闲居
诗句释义: 1. 次梅文渊韵 - “次”意为“跟随”,表示跟随梅文渊的诗韵。 2. 饯我频烦御史骖 - “饯”意为“送行,送别”,这里是说诗人多次为某人送行。 3. 离杯重叙去年谈 - “离杯”指离别时酒杯,这里表示再次谈论往事。 4. 宛陵诗句淩冰雪 - “宛陵”是地名,这里可能是借用了宛陵的山水之美来比喻诗歌。 5. 满载寒光到粤南 - “粤南”指的是广东南部地区
【注释】: 夕阳倒插暮云沉: 夕阳落山,暮云沉沉。 碎剪胭脂结翠林: 形容晚霞映照在青山上,像碎剪的胭脂一样绚丽多彩,结在绿色的山林中。 绝壁丹书人不识: 在峭壁上有红色的字迹,但人们不认识,因为字迹是红色的。 柴门深峭听归禽: 在深深的、陡峭的柴门前,可以听到鸟儿的归巢之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夕阳倒插暮云沉”、“碎剪胭脂结翠林”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