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病涉叹倾颓,此日功成接岸隈。
谁谓世多题柱客,我知君是济川才。
水翻鲸浪从砰湃,路转羊肠便往来。
高树贞珉垂不朽,终南山色共崔嵬。
重修灞桥落成
几年病涉叹倾颓,此日功成接岸隈。
谁谓世多题柱客,我知君是济川才。
水翻鲸浪从砰湃,路转羊肠便往来。
高树贞珉垂不朽,终南山色共崔嵬。
【注释】
- 灞桥: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面灞桥镇,跨灞河两岸,为古时送别之所。
- 顷(qǐng)颓:倒塌。
- 济川:渡河。
- 砰湃:汹涌澎湃。
- 高树贞珉(mín):指高大的树木上刻着一块块坚硬的石头,即碑文。
- 贞珉:坚石、硬石,指碑文。
- 崔嵬(wéi wāi):山势高峻貌。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重修灞桥后的喜悦心情。灞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横跨灞水两岸,为古代行人必经之地,故有“灞陵”之称。诗中赞美诗人重修灞桥,使灞水两岸焕然一新。
“几年病涉叹倾颓,此日功成接岸隈。”首二句写诗人重修灞桥的经过。灞水岸边,曾因年久失修而成为人们过往的艰难地带,诗人为此而感叹不已。如今,灞桥得到重建,河水得以澄清,两岸道路也变得平坦,这真是值得庆幸的事啊!“倾颓”,倒塌;“岸隈”,岸边。
“谁谓世多题柱客,我知君是济川才。”三、四两句则转入对友人的赞誉。世间有很多人喜欢以诗文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表达某种观点,但很少有人像你这样,能够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别人。你就像是一位善于治理河流的能人,为百姓造福。这两句诗,既赞美了友人的高尚品质,又表明了自己的赞赏之情。
“水翻鲸浪从砰湃,路转羊肠便往来。”五、六句进一步描绘出灞桥的美景和交通便利。当黄河的水翻涌起来时,如同巨龙腾空而起;而当河水平静下来时,又如大海般深邃。而当你沿着这条通往长安的道路走时,就如同羊群一般顺遂。“砰湃”,翻滚。“砰湃”、“崔嵬”,皆形容水流之壮观。“砰湃”,大浪冲撞的声音;“崔嵬”,高峻的样子。
“高树贞珉垂不朽,终南山色共崔嵬。”七八两句则是对灞桥及其周边环境的高度赞美。那些刻在碑石上的高树,永远屹立不倒,它们象征着永恒和不朽。而那终南山的景色,也与这座古老的桥一样,令人赞叹不已。这两句诗,既赞美了灞桥的自然景观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感情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