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众女儿,齐唱大堤曲。
假令欢不欢,屈使汉江绿。

【注释】

①襄阳:古郡名,治所在襄樊(今湖北襄樊)。②众女儿:指女子们。③齐唱:一齐歌唱。④大堤:长堤,即汉江之堤。⑤假令欢不欢:如果高兴不高兴。⑥屈使:委屈使。⑦汉江绿:汉江的绿色。⑧《襄阳乐》:古乐曲名。⑨“汉水”句:言汉江之水清澈,倒映着女子们的容颜。⑩“清波”句:言汉江之水清波荡漾,倒映出女子们的容貌。⑪《阳春白雪》:古琴曲名。⑫“楚歌”句:言楚地之歌曲。⑬《薤露》:《薤露》是一首古代的挽歌。《薤露行》是汉代乐府民歌之一。⑭“悲风”句:指楚地的悲风。⑮“荆山”句:谓楚国的群山。⑯“玉树”句:谓楚地美女如玉树临风。⑰“秦娥”句:谓秦地的歌女。⑱“汉皋”句:谓汉代的游子。⑲“云梦”句:谓游于云梦泽的楚人。⑳“巫山”句:谓巫山神女。㉑“湘君”句:谓湘水之神。《湘夫人》是一首古代的祭神歌。㉒“江蓠”句:谓江蓠之草。㉓“芳杜”句:谓香杜之草。㉔“蕙草”句:谓蕙草。㉕“芷若”句:谓香草。㉖“蘅芷”句:谓香草。㉗“江离”句:谓江离之草。㉞“秋兰”句:谓秋天之兰花。㉟“芷若”句:谓香草。㊱“蘅芷”句:谓香草。㊳“江离”句:谓江离之草。㊴“秋兰”句:谓秋天之兰花。㊵“芷若”句:谓香草。㊷“蘅芷”句:谓香草。㊸“江离”句:谓江离之草。

【赏析】

这首七绝以乐府旧题写时事,借咏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愤慨和不满,同时流露出诗人的抑郁之情,风格苍凉沉郁,情调凄切哀婉。

首句开门见山,点出主题:“襄阳众女儿”,她们在汉水之边,长堤之上,一起唱起了古老的《襄阳乐》。这是诗的第一层意思,为全诗的总纲。

次句由景入情:“假令欢不欢。”如果这些女子都欢乐起来,那么,汉江就会变得碧绿碧绿的。这句既是承接上句“襄阳众女儿”而发,又从“假令”一语生出新意,既写眼前实景,又寄寓诗人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对襄阳女儿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隐忧。

第三、四句进一步写她们所唱的是何种曲子:“屈使汉江绿。”这两句是说,她们之所以要唱这种曲子,是因为她们被朝廷贬谪到汉水之滨,不得不以唱歌来排遣心中的忧愁与哀怨。这一层的意思是承前启后,过渡自然。

尾联二句是全诗的主旨:“楚歌”,指楚地的歌曲;“薤露”,指挽歌;“阳春白雪”,指古琴曲。这两句是说,楚地的歌曲,《薤露》之挽歌和《阳春白雪》的古琴曲,都是表达悲伤情感的音乐作品。它们所表现的情感与襄阳女儿们的心情是相通的,因此,她们才选择这些曲子来歌唱呢。这两句既是对前面所写襄阳女儿们处境的总结,也是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这两句也含蓄地指出了导致她们不幸命运的根源,即那些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这首诗通过咏叹襄阳女儿们的不幸遭遇,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愤慨和不满,同时流露出诗人的抑郁之情,风格苍凉沉郁,情调凄切哀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