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东海上,接淅亦东归。
先圣风斯远,今人事转非。
放回甘万里,逆旅复多违。
可是巢由叟,牵牛早息机。
【注释】洋洋:广大无边貌。接淅:古时把米麦等谷物蒸熟后,用布包裹起来,以木槌或石臼捣碎,谓之“接”,也叫做“挦”。东归:东流。先圣:指孔子。风斯远:言其风已远扬。今人事:即今日人事。逆旅:旅馆。牵牛息机:见《史记·伯夷列传》,传说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耕而且作,“不辍于行”,故称他们为“曳尾涂中”。
【译文】广阔无垠的东海之上,水汽随风向东流去,我乘舟顺流东归。
孔子教化之风远播四海,如今世事纷扰,人心不宁。
放浪形骸,甘愿万里漂泊,羁旅之人又多违心事。
可是巢父与许由这样的高士,早已驾着牛车早息机谋。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辞官南游途中所见所感之诗。开头两句点明自己是在“过青州”的途中,并交代此行的目的地是东归。次二句写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在广阔的东海上,看到江水和河水都向东流去,联想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前一句说自己的志向已经传播开来,后一句说现在的政治局势让人担忧。接着写自己身处客地的辛酸苦楚:在旅途中,想到自己一生清白耿直,却受到小人排挤,不能施展抱负,心中不免愤激不平。这两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接下来两句说自己在旅途中虽然放浪形骸,但内心并不快乐,因为身不由己,到处受拘束。最后两句写自己虽遭逢乱世,但仍能保持高洁节操:像传说中的巢父和许由一样,早就驾着牛车离去了。这表现了诗人不为世俗所动,依然坚持高洁品格的高尚情操。全诗语言平易浅近,但含义深刻丰富,感情真挚动人,是一篇传颂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