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华灯媚午天,南头挝鼓北锄田。
耕牛欲办无薪米,卖却梅花作社钱。

《丙午元夕六首·其一》是明朝诗人何吾驺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崇祯六年。此诗描述了作者在丙午元夕之夜所见到的景象:紫陌上华灯闪耀,如同媚眼般迷人,南头击鼓声声响,北边锄田人忙碌。耕牛因缺少薪火而无法准备饲料,只好卖掉梅花作为社钱。

诗句译文:
紫陌上华灯闪耀,如同媚眼般迷人
南头击鼓声声响,北边锄田人忙碌
耕牛因缺少薪火而无法准备饲料,只好卖掉梅花作为社钱

关键词解释:

  1. 紫陌:指青石铺成的街道,通常指繁华的市区道路。
  2. 华灯:华丽的灯具,常用来形容夜晚的灯火璀璨。
  3. 媚午天:形容灯光照得如午时一样明媚。
  4. 南头:古代用于表示方位的词,此处指南方。
  5. 挝鼓:敲打鼓,此处指在田间劳作的人们敲打着鼓,以驱赶野兽。
  6. 锄田:耕种田地,泛指农民在田间劳作。
  7. 耕牛:用来耕作的牲畜,此处特指牛。
  8. 无薪米:没有燃料来烧饭。
  9. 卖却:卖掉。
  10. 梅花:一种植物,常被用作观赏和制作香料。
  11. 社钱:祭祀土地神的钱,这里指卖花得来的钱来祭祀土地神。
  12. 国士之许:国家的贤臣。
  13.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或时间长久,此处用来形容何吾驺对王世贞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晚城市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热闹而又宁静的画面。诗中“南头挝鼓北锄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忙碌的节日场景,以及节日与农事之间的紧密关系。同时,“耕牛欲办无薪米,卖却梅花作社钱”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爱好,甚至不得不卖掉自己的珍贵之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