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梦亦不觉,山空月复清。
谁能此山上,垂手月中行。
万虑已皆寂,一心安所生。
何期方丈外,容听夜钟声。

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

不梦亦不觉,山空月复清。

谁能此山上,垂手月中行?

万虑已皆寂,一心安所生。

何期方丈外,容听夜钟声。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何绛之手《鼎湖客夜呈湛慈和尚》。诗中描述的是一个夜晚,作者在山中与湛慈和尚共话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不梦亦不觉,山空月复清”: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静谧的环境中,即使没有梦境或感觉,也能感到山林空旷和月光的清澈。

  • “谁能此山上,垂手月中行”:作者通过提问的方式,邀请读者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否有人能够像他一样,静静地在月光下行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 “万虑已皆寂,一心安所生”:这里的“万虑”指代了所有的烦恼和杂念,而“一心”则代表了内心的平静。诗中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即在纷扰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 “何期方丈外,容听夜钟声”:最后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宁静状态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外界世界的好奇和期待。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平和。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的感悟,诗人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然的心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