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天地外,知己岂无人。
对此闲田里,殊惭怀土身。
农夫分五谷,鸟语乱三春。
俯仰诚难问,年华空复新。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西畴春望 其二
寥寥天地外,知己岂无人。
译文:
在天地之外,只有我一人孤独地仰望,难道就没有知己吗?
注释:
寥(liáo)寥——广阔。
天地外——天地之外,即指宇宙间。
知己岂无人——意谓知心的人哪里会没有呢?
对此闲田里,殊惭怀土身。
译文:
站在这片空闲的田地里,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怀念家乡的土地。
注释:
此——代指“这片空闲的田地”。
闲田里——指田野空旷,无耕作之处。
殊惭怀土身——我因为怀念家乡而感到羞愧,形容思念之情深厚。
农夫分五谷,鸟语乱三春。
译文:
农民们在田间分种五谷,鸟儿们也在春天里鸣叫不停。
注释:
分——分配。
五谷——泛指谷物作物,这里指粮食和豆类等农作物。
乱——声音杂沓,杂乱。
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
鸟语——鸟叫声。
俯仰诚难问,年华空复新。
译文:
我抬头仰望天空和低头俯瞰大地之间,实在难以询问岁月如何匆匆流转,时光仿佛又回到了旧日。
注释:
俯仰——指上下、左右看的动作,比喻观察事物或思考问题。
年华——指时间、岁月。
空复新——白白地重新回到从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西施歌》中的第二首。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农田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自己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寥寥天地外”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和对天地间的无限遐想;次句“知己岂无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第三句“对此闲田里”则揭示了诗人对家乡土地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第四句“殊惭怀土身”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农夫分五谷”和“鸟语乱三春”分别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尾句“俯仰诚难问,年华空复新”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回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