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草发生,顷刻工夫非为雨;
笔花灿烂,须臾造化不关春。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画草生发和笔花灿烂的生动画面,来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和作者的才情。

首先分析第一句:“画草发生,顷刻工夫非为雨。”

  • “画草发生”:描绘了一幅画面,即草在画家的笔下开始生长,仿佛是一幅画中的场景。这里的“画”字既指画作,也暗指自然景象,如山水、树木等被描绘出来。

  • “顷刻工夫”:指的是很短的时间。这里强调的是草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仿佛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生长的过程。

  • “非为雨”:表示这种生长并不是为了下雨。这里的“非”字有多重含义,一是否定“雨”的存在,二是强调生长的目的不是为了下雨。

接着分析第二句:“笔花灿烂,须臾造化不关春。”

  • “笔花灿烂”:形容笔触如同花朵般绚烂多彩,充满了艺术的魅力。这里的“笔花”比喻了作者笔下的作品,就像盛开的花朵一样美丽。

  • “须臾”:意为片刻之间。强调时间非常短暂,转瞬即逝。

  • “造化”:古代哲学中指宇宙自然的生成和变化。在这里,它代指创作过程中的自然力量,包括风、雨、阳光等自然环境因素。

  • “不关春”:意味着这种创造活动并非与春天有关。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这里暗示着作者的创作灵感不受季节的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产生。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草的“画”与“笔花”的比喻,赞美了自然界的创造力和美。诗人用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情感的共鸣,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