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阜连云特地青,招提森列梵王城。
雨馀殿影参差见,月落钟声取次鸣。
石上暂留祇树湿,檐端常宿衲衣清。
老僧尽日堪怡悦,想与无心绝世情。
【注释】
南阜:指庐山。招提:指寺庙。森列:密集排列。梵王:古印度神话中的净饭王,佛教中称其为天帝释,是护法诸天的首领。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祇(zhī)树:菩提树的别称。衲(nà):旧时僧尼的衣服。
【赏析】
此诗首写庐山南峰的云海,次写佛寺,后写禅房,末以“老僧”自况。全诗意境开阔,气势豪放,笔力矫健,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
首句先写庐山南峰的云海,它与南麓的白鹿洞书院相映衬,显得特别雄伟。“特地青”三字写出了云海的特异之处,既突出了它的高大,又突出它的浓密,从而也暗示出诗人登临之喜。次句写佛寺,“招提森列”,用“森列”二字写出了寺院之多。“梵王城”三字暗含着佛家语意。“招提森列”四字,不仅使人联想到寺院众多、僧侣众多的情景,而且给人以雄奇壮阔之感。
第三联写禅房。雨过天晴,殿影参差错落,月落钟声悠扬。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其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界的体悟。诗人通过对这幽静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物外、恬淡闲适的人生态度。
尾联写禅房中的僧人。诗人在禅房里度过了一天的时光,感受到了禅房的怡悦。他想到自己的心性就像那没有牵挂的佛陀一样,可以与世间的一切隔绝,从而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多么的高远而美好啊!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谦虚地认为自己还远远达不到那种境界。
这首诗通过描述庐山的自然风光和禅宗寺院的建筑风格,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禅宗修行之道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