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绶出都门,经旬傍水村。
新蝉风乍应,高树荫初繁。
月与飞帆伴,津无候吏存。
讵知行路里,翻得一逃喧。
【注释】:
流河道中:流河道,即大运河。垂绶出都门:垂绶,指官服。垂着印带的官服从都门外出去。经旬傍水村:经过十几天,来到一个傍水的村庄。新蝉风乍应:新蝉,初夏时的知了,叫声清脆悠长。风乍应,指微风吹拂时,蝉鸣声才响亮起来。高树荫初繁:初夏时节,高大的树木枝叶茂密,形成遮阴。月与飞帆伴,津无候吏存;月和飞动的帆一起,在河边的渡口陪伴;渡口没有等待官吏。讵(ju)知行路里,翻得一逃喧:岂知道这路上的人很多,反而得到了一片宁静。
译文:
官服挂着印章,走出都门,走了十几天,来到了傍水的村庄。初夏时节,树上的蝉儿刚刚叫唤出来,一阵微风吹来,蝉儿的鸣叫声才响亮起来。高大的树木枝叶茂密,形成了遮阴。月亮和飞动的帆一起,在河边的渡口陪伴;渡口没有等待官吏。难道知道自己这一路上有很多人,反而得到了一片宁静。
赏析:
《流河道中》,是唐代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写景细腻入微,寓情于景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垂绶出都门,经旬傍水村”,描写了诗人出京的情景。诗人身着官服,带着印信,从城门出发,经过十几天,来到了一个傍水的村庄。这里的“垂绶”指的是官服,“经旬”表示经过的时间,“傍水村”描绘了村庄的环境。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出京城后的生活状态。
颔联“新蝉风乍应,高树荫初繁”,继续描绘了诗人在乡村的生活。新蝉在风中叫唤,高树的枝叶茂盛,形成了遮阴。这里的“新蝉”指的是初夏时节的知了,“风乍应”描绘了微风吹拂时,蝉鸣声才响亮起来。“高树荫初繁”则描绘了高大的树木枝叶茂密,形成了遮阴。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颈联“月与飞帆伴,津无候吏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乡村的生活。月亮和飞翔的帆一同出现,在河边的渡口陪伴;渡口没有等待官吏。这里的“月与飞帆伴”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亮和飞动的帆一同出现在夜空中。“津无候吏存”则描绘了渡口没有等待官吏的场景。这句诗通过对夜晚的景象和渡口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尾联“讵知行路里,翻得一逃喧”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尽管知道这条路上有很多人,但反而得到了一片宁静。这里的“讵知”表示哪里知道;“行路里”指的是道路;“翻得一逃喧”则表示反而得到了一片宁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生活场景的刻画,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