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当年暂接颜,忽勤缟纻辱柴关。
何曾实行出人上,空惹虚名在世间。
樗散岂宜私雨露,驽慵只合老云山。
误蒙明诏乘春去,嫩蕊浓花满目斑。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第一句:”仿佛当年暂接颜” - 这句描述了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某个时期,可能是指年轻时的某个时刻,当时他与某人有过短暂的接触或交流。
- 第二句:”忽勤缟纻辱柴关” - “缟纻”指的是白色的细绢,古代常用来赠送礼物。”柴关”是古代的一种门楼形式,这里比喻家门或家族。这句可能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某种形式的礼尚往来感到有些不安,或许是因为这种交往给他带来了麻烦或困扰。
- 第三句:”何曾实行出人上,空惹虚名在世间” - “实行”在这里可能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实际行动,一层是实现目标或理想。”出人上”意味着超越他人。这两句可能是说,诗人并没有真正地超过别人,或者说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显著的成就,反而因为一些虚名而引来麻烦或困扰。
- 第四句:”樗散岂宜私雨露,驽慵只合老云山” - “樗散”是对无用之人的贬称。”私雨露”暗示了对恩惠的依赖。这句可能是说,作为一个平庸的人,不应该过分依赖别人的恩惠,而是应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生活和奋斗。
- 第五句:”误蒙明诏乘春去,嫩蕊浓花满目斑” - “明诏”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这里可能是说,由于某些原因,诗人被错误地任命或派遣去做某事。”嫩蕊浓花满目斑”形容春天的景象,花朵繁盛,色彩斑斓。这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离开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但同时也隐含了离别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过去某些行为或选择的反思。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自己未能通过实际行动超越他人,或者未能凭借自身努力取得显著成就,反而因虚名而引来麻烦。诗人也批评了自己依赖他人的恩惠,认为自己作为一个平庸的人应该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生活。最后,诗人提到自己误蒙皇命而去,留下了美丽的春景作为离别的象征。这首诗体现了一种自我反思和批判的态度,以及对过去行为的回顾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