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夫元是客中身,复向离堂易损神。
鸟哢一声林已夕,花吹三月路无春。
黄河不接黎阳树,青草偏生杨子津。
非尔中年急知己,那能轻作渡江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 诗句释义:野夫元是客中身,复向离堂易损神。 这句表达了诗人自己身处异乡,如同一个漂泊的客人,每次返回家中都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损耗。
  • 译文:我是一个在外地居住的人,再次离开家门,我的心情会变得更加忧郁。
  • 赏析:通过使用“客中身”和“离堂易损神”,吴梦旸传达了他作为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这种情感在他离开家时尤为显著,因为每一次的分离都可能使他更加怀念家乡的温暖和亲人的陪伴。
    让我们继续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 诗句释义:鸟哢一声林已夕,花吹三月路无春。 描述了夜晚树林中鸟儿的叫声和春天的花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译文:鸟儿的叫声让夜色更加深沉,而三月的花期已经过去,道路不再有春天的气息。
  • 赏析:这里的“鸟哢一声”和“花吹三月”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来表达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叹。
    接下来是第三联的分析:
  • 诗句释义:黄河不接黎阳树,青草偏生杨子津。 描述了河流和植被的特点,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自然景观的回忆和思念。
  • 译文:黄河之水没有流入黎阳的树木,而青草却偏爱生长在杨子渡口。
  • 赏析:这里的“黄河不接黎阳树”和“青草偏生杨子津”不仅体现了地理环境的特色,也象征着诗人对故乡土地的情感联系。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对故乡自然景观的怀念,这反映了他对家的深厚感情。
    第四联的分析:
  • 诗句释义:非尔中年急知己,那能轻作渡江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他不愿意轻易地离开家乡去追寻其他的生活。
  • 译文:如果不是你中年急需知音,我怎会轻易地踏上渡江之旅。
  • 赏析:这里的“非尔中年急知己”,“非尔”可能指代的是某个特定的人,而“中年急知己”则表达了诗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的心情。最后一句“那能轻作渡江人”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决定,即他不会为了寻找知音而离开自己的家园。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时间和人生选择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