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谁与说江湖,市上今无旧酒徒。
祇是同曹茅水部,问侬曾见令君无?

《送汪明府擢水部北上》是明代诗人吴梦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全诗如下:

长安谁与说江湖,

市上今无旧酒徒。

祇是同曹茅水部,

问侬曾见令君无?

}

赏析

诗句解读

  1. “长安谁与说江湖”:“长安”指的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人墨客云集之地。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朋友离别的感伤和无奈,因为朋友将要离开长安,去往遥远的北方,可能再也难以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而“谁与说江湖”则暗示了作者感到孤独无助,因为失去了一个可以分享生活点滴的人。

  2. “市上今无旧酒徒”:这里的“市上”指代的是繁华的街道或市集,昔日在这里聚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饮酒畅谈。现在这些朋友已经不在了,只剩下空荡荡的街道,这象征着友情的消逝。

  3. “祇是同曹茅水部”:“同曹”可能是指在同一个部门工作或学习,“茅水部”可能是作者的朋友在朝廷中担任的官职,即负责水利的官员。这句诗表明虽然朋友离开了官场,但他们曾经一起共事的经历依然珍贵。

  4. “问侬曾见令君无?”:“令君”是对对方的尊称,表示尊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命运的关切,他想知道这位朋友是否还能再次遇到那样的机会或人物,从而重聚旧友。

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同时蕴含着深深的友情和不舍。通过对长安的描述和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传达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一方面,诗人对友人的未来充满忧虑,另一方面,又对友人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抱负抱有期待。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个人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

吴梦旸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兼画家,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明朝时期,政治动荡不安,许多文人为了避祸纷纷远离京城,隐居山林,因此吴梦旸选择到江南游历,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希望。

《送汪明府擢水部北上》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诗作。通过描绘友人离别的情景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这首诗不仅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感,也让人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人生中的起落变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