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有愿及早偿,岁晚花前同引鹤。
注释:梅花是古人赞美的题材之一,这里以梅花为喻来表达自己匡扶时局的壮志。
赏析:诗人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想要早早匡正时局、实现抱负的愿望。同时,他也期待在岁末花前,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引鹤高飞,追求高洁的品格。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匡时有愿及早偿,岁晚花前同引鹤。
注释:梅花是古人赞美的题材之一,这里以梅花为喻来表达自己匡扶时局的壮志。
赏析:诗人以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想要早早匡正时局、实现抱负的愿望。同时,他也期待在岁末花前,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引鹤高飞,追求高洁的品格。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注释: 银烛高台夜,无端别思新。 朝廷初试士,乡国未归人。 寥落江南意,优游濮上春。 冥鸿天咫尺,京国是通津。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陈舜举时所作。全诗以"送"为线索,从别筵设宴到分别登程,从临别赠言到期盼相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情真意切。 首联写送别宴会的盛况。"银烛",指宴会上的蜡烛,光彩照人。"高台",指宴会举行的场所。诗人描绘了宴会上华灯齐放、烛光摇曳的辉煌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结合诗句内容、手法和意境等进行综合分析。“表伯王静甫南还”是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一个“南”字,点明了诗篇的内容和写作背景。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表伯为题,表达了对表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表伯归来的喜悦之情。“中岁悲行役”是第二句,诗人用一个“悲”字,抒发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诗人以悲为词,表明自己内心的悲伤之情。“高堂有老亲”是第三句
赠人 离樽情不极,归路值秋深。 江晚枫如锦,篱寒菊未金。 渐看千里隔,愁说二毛侵。 忠孝吾人事,相期罄此心。 注释: - 离樽情不极:离开酒杯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 归路值秋深:回家的路在秋天的傍晚时分显得更加漫长和寒冷。 - 江晚枫如锦:秋天的江边,晚霞映照,枫叶如同美丽的锦缎一般。 - 篱寒菊未金:篱笆旁的菊花因为寒冷而没有盛开出灿烂的色彩。 - 渐看千里隔:看着远方,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注释】 千峰森玉戟:形容山峰如玉戟般森立。 万树缀琼枝:万棵梅花树缀满琼枝。 天上同云后,山中霁雪时:比喻诗人与姨夫在山水间如同天上的云、山中的雪一样亲密无间。 驴背灞桥诗:指诗人在驴背上吟诵灞桥诗。灞桥即灞水桥,位于今陕西西安东郊,为古代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交通要道。 独有寒毡客,谈经坐绛帷:形容诗人独自在寒风中吟诵经文,坐在红帷帐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前四句写景
诗句原文: 文学推君第一科, 紫金山色待经过。 相看尽道故人少, 欲别应愁芳草多。 列棘堂深新雨露, 判花笔在足阳和。 不知去住怀人地, 秋水芙蓉隔几何。 译文注释及赏析: 1. 文学推君第一科:此句表达了对屠元勋在文学上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成就如同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科,意味着卓越和非凡。 2. 紫金山色待经过:紫金山是南京的著名景点,此处用“色”形容山的颜色,暗示其美丽壮观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烧烛茅庐下,长吟思不迷。 注释:点燃蜡烛的茅草屋中,我长时间吟诵,思绪不被迷惑。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居住时的情形,通过“点燃蜡烛”这一细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而“长吟思不迷”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2. 金盘落灰烬,清影照羁栖。 注释:金色的盘子上积满了灰尘,它的影子映照在我的羁绊居所。 赏析
【注释】姨夫:妻子的姐姐的丈夫。司训:掌管教令。高士:指隐者,这里指郑司训。藏脩:隐居学习。无车马喧:指没有世俗的纷扰和车马的声音。残霞:落日的余晖。芳草:指田野上的野草。云边径:山脚下的小路上。青帘:指村舍。郭外村:指城外的乡村。此中:指这里。佳趣:美好的情趣。 【赏析】这首诗是赞美山水田园风光的。第一句点明诗人的隐居之所在;第二句写诗人所居之处远离尘嚣,宁静幽深;第三句写夕阳下的景色
这首诗是陈师召被召回南京任太常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先看第一句“歌罢骊驹更问程”,这里的“骊驹”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马车,这里用来代指送别的情景。而“歌罢骊驹”则暗示了歌声已经结束,意味着送别的仪式也即将结束。接着“老逢离别倍伤情”,这里的“老逢”表示年岁已高,而“离别”是诗歌的主题,所以这句的意思是说,在老年的时候遭遇离别,会让人倍加伤心。
注释: 1. 挽林希哲:这首诗是诗人为林希哲写的挽诗。 2. 此日湖山路:指诗人与林希哲在湖边的路上相遇。 3. 霜风玉树枝:形容树木被霜打过,枝干如玉般晶莹剔透。 4. 顿成千古别:突然之间,两人要永远分别了。 5. 不尽百年悲:无尽的悲伤,百年的时间无法消解这种悲痛。 6. 丹桂秋香早:丹桂的香气在秋天就已经很浓烈了。 7. 青灯夜影迟:夜晚的灯光下,影子拖得很长。 8. 严翁双涕泪
【注释】 族祖:指作者的祖先。平阳:郡名,在今河南孟县东北。巡简:巡视。 竹林斜月话匆匆,不尽离愁思转蓬:斜月,指夜幕中西坠的月亮,斜照在竹林里,月光如水,给人以清冷之感。“话”与上句之“谈”字义同,都是说的意思。匆匆,急忙的样子。“思转蓬”语出《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意谓像随风飘荡的蓬草那样四处漂泊,难以找到固定的归宿。 书剑风尘今日别,江湖樽酒几时同
【注释】 梅花歌为礼曹吴以时作:为吴以时写的梅花歌。礼曹,指掌管礼仪的官署。 暗风吹雪拂铃索,月色苍茫照官阁:暗风在吹动洁白如雪的梅枝,月光朦胧中照耀着官署的楼阁。暗风,形容寒风凛冽。铃索,挂在门上的响环。苍茫,指月光映照下的迷蒙景色。 阁前老梅花无数,开时偏近何郎幕:官署前面有无数株梅花,它们在开花的时候,正好靠近何郎的帐篷。何郎,指南朝梁代诗人何逊,他的诗写得清丽委婉,后人称为“何郎”。
【注释】 板桥:地名。在今江苏扬州市附近。客夜:旅宿之夜。达得:抵达。浮生:指人生。江楼:指扬州的瘦西湖畔的金山寺江楼上。遇夜旅魂清:遇见了夜晚的旅人。远书:指书信。霜月凄凉:形容月光如霜,令人感到凄冷。雁数声:听到远处大雁的鸣叫声。 【赏析】 此诗写旅人旅宿之夜的感受。诗中“达得浮生”,即抵达人生的归宿;“江楼遇夜”,即在江边的山楼中遇上了夜晚;“远书作罢”,即没有收到远方的书信,“孤灯静”
这首诗是张克振在归顺德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功名事业的追求。 诗的第一句“张君自是南海英,风云早岁抟鹏程。”表达了张君的才华和雄心壮志,他像鹏飞一样翱翔在风云之中,追求自己的梦想。 接下来的诗句“杏园春事过十载,看花浪作儒生荣。”描绘了十年后的景象,春光明媚,杏花盛开,文人墨客在这里相聚,享受着文人的荣耀。 “玉堂尊酒意未阑,亲舍孤云愁转剧
【注释】: 除日:除夜。书怀:写诗寄托情怀。 一岁生涯不离书:一年的光阴都在读书。 明年行止更何如:明年是走是留,又将如何呢? 男儿挺拔今犹古:男儿要刚强正直,这道理古今都一样的。 百倍工夫正属渠:百倍的努力正属于他。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新春佳节对来年的打算。首句“岁寒三友”意谓一年之中,只有读书最有益。次句说,今年已过,明年又到,明年是走还是留,将由自己作主。第三句说,男儿应刚直不阿
竹石双清次吴鼎仪先生韵为太守拙戒兄题 吾家老兄好种竹,昔年住在澄塘曲。 兴来赤脚踏海石,明月清风过楚泽。 湘君怜尔抱雅材,天吴紫凤缤纷来。 酒酣鼓瑟遗苍佩,鹧鸪飞下西日颓。 回看俗士甘软美,此竹真堪与兄比。 夜窗风雨不知年,客里相逢故如此。 注释: 1. 吾家老兄好种竹:我家的老哥哥喜欢种植竹子。 2. 昔年住在澄塘曲:以前居住在澄塘的弯曲地带。 3. 兴来赤脚踏海石
【注释】 除夜:即除夕。唐人诗韵:唐代的诗歌韵律。唐人诗韵,是指唐代的诗歌韵律规则。 青灯幽户照无眠:青灯是青色的灯光,幽户指的是幽静的小窗户。照无眠,意味着在寂静的夜晚中,灯光依然明亮,无法入睡。 高兴吟哦正浩然:高兴吟哦,表示在欢乐的氛围下,吟咏诗歌。浩然,形容诗歌的风格浩大,气势磅礴。 一岁平安私自幸:一岁,指新的一年。平安私自幸,表示在新年到来之际,自己感到平安幸福。 进脩踊跃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