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山不识山,借问山中人。
玉遮亦深秀,翠色耸嶙峋。
肩舆绕其址,面面松杉新。
峰峦稍回伏,穹窿复呈身。
细草披长岸,盛夏无埃尘。
乘闲即行乐,愿作兹山宾。
【注释】
见山不识山:见到的山却不知道是哪里。
借问山中人:向他打听山上的情况。
玉遮:形容山峰如玉石一般美丽。
深秀:非常秀丽。
耸嶙峋(lín xún):形容山峰高耸,参差不齐。
肩舆:指轿子。
面面:每一面。
穹窿(qióng lóng):山势弯曲回环的地方。
细草披长岸:长岸上长满了细软的草。披:覆盖。
盛夏无埃尘:盛夏时节没有尘埃。
乘闲:趁着空闲。
行乐:游玩。
宾:客人。
【译文】
只见到山却不知其具体所在,向当地人打听山上的情况。
山峰像美玉一样美丽,十分秀丽,山上的树丛也高低不一、参差不齐。
乘坐轿子绕着山脚游览,每一面都是新的景色。
山峦稍作回环,山的形状就像一个大弯。
长岸边生长着茂盛的细软草,在盛夏时连尘土也看不见。
趁空余时间就尽情游玩,希望能成为这座山的贵宾。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小诗。诗人登山望景,游赏之余,即兴而作,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山之形,后两句写山之色,最后两句则表达出诗人想要与山结为朋友的愿望。此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幽雅清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