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喜载临,藉有杯中渌。
如何篱落间,独少数枝菊。
遥遥小南城,异品应满目。
野人不好事,移送何不速。
无酒人但醒,无菊人尤俗。
我与陶渊明,事事相反覆。
俗病惟自知,客醉解留宿。
渊明祗欲眠,往往客遭逐。
黄花有时衰,一赏已自足。
岁宴色青青,墙阴自修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重阳节的感慨以及对于饮酒和赏菊的态度。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重九无菊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没有在重阳节时喝酒赏菊的遗憾,可能是由于某些原因(如健康、心情或其他事务)未能参加。
  1. 佳节喜载临
  • 节日到来时的喜悦心情,”载”表示携带或伴随的意思。
  1. 藉有杯中渌
  • 尽管节日来临,但因为某种原因不能与亲友一起享受美酒。
  1. 如何篱落间,独少数枝菊
  • 在篱笆旁边,只有几朵菊花独自开放,形容秋天的景象和氛围。
  1. 遥遥小南城,异品应满目
  • 远处的小南城,意味着远方的家乡或者某个地方,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风景胜地或者是一个让人神往的目的地。“异品”可能指的是不同种类的菊花,暗示着秋天的美丽景色和多样的花卉。
  1. 野人不好事,移送何不速
  • 作者自称为“野人”,即普通人。在这里,他似乎在抱怨自己不能参与美好的事物。同时,他也在表达一种迫切的心情,希望事情能迅速发生。
  1. 无酒人但醒,无菊人尤俗
  • 即使不喝酒的人也会感到清醒,而那些没有菊花的人可能会显得更加俗气。这可能是在讽刺那些不懂欣赏自然美景的人。
  1. 我与陶渊明,事事相反覆
  • “我”可能是指作者本人。这里提到“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哲学家,他喜欢隐居山林,远离世俗。这里可能在说作者与陶渊明相反,喜欢繁华的生活,而不是像陶渊明那样归隐山林。
  1. 俗病惟自知,客醉解留宿
  • “俗病”可能指作者个人的庸俗之处,“惟自知”表示只有自己清楚自己的缺点。而“客醉”则是一种比喻,表示某人喝醉了无法回家。
  1. 渊明祗欲眠,往往客遭逐
  • “渊明”再次指陶渊明,“祗欲眠”表明陶渊明只想睡觉,不想做其他的事情。而客人经常被赶走,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来访打扰了陶渊明的休息。
  1. 黄花有时衰,一赏已自足
  • 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审美观念,即即使是衰败的事物,只要我们欣赏它,就足以满足我们的心。这里的“黄花”指的是黄色的菊花。
  1. 岁宴色青青,墙阴自修竹
  • 最后两句描述的是春天的场景,青绿色的年宴和修长的竹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可能意味着作者在等待春天的到来,期待能够看到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述和个人感受,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通过与其他文人的对比,也展现了作者的个性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