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鼛一何促,击柝一何迟。
夜景坐来寂,流萤自参差。
片月不常照,浮云相蔽亏。
葛襟满凉气,伏暑无炎曦。
坐来欲敛席,微雨犹丝丝。
良夜岂不爱,耿耿如有思。
出处有道在,行止非人为。
惟应乞身后,终年守茅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中展现的图景和诗人的情感。
“夜坐”,即夜晚独坐。首句写夜深了,伐木声却急促;第二句写深夜敲梆子的声音却迟迟不响。这是以动衬静,写出了夜的静谧,也写出了诗人对夜静的喜爱。第三、四句是说夜晚虽然静悄悄的,但萤火虫却自顾自地飞来飞去,它们在树间、房前、屋后飞舞着,给幽暗的夜空增加了几分热闹和生机。最后两句写天边的月亮忽明忽暗,就像浮云遮住了它,使人感到凉飕飕的;葛衣上还带着凉气,伏暑的夏天已过去,炎热的夏天不会再来了。
“坐来欲敛席”一句写诗人想收拾坐具,准备休息,因为微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良夜”指美好的夜晚,“耿耿”是明亮的意思,这里指思绪。“有思”指有感伤之情。
最后两句写:出处有道在,行止非人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人的一生应当像葛衣那样,随时准备迎接寒暑交替,而不是为外物所役使。
【答案】
译文:
夜晚独坐,伐木声却急促;深夜敲梆子的声音却迟迟不响。萤火虫自顾自地飞来飞去,它们在树间、房前、屋后飞舞着,给幽暗的夜空增加了几分热闹和生机。天边的月亮忽明忽暗,就像浮云遮住了它。葛衣上还带着凉气,伏暑的夏天已过去,炎热的夏天不会再来了。
赏析:
此诗写诗人独处之夜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写深夜伐木之声急促而敲打之音迟慢。三、四句写夜深人静,但萤火虫却自顾自地飞来飞去,在树间、房前、屋后飞舞着,给幽暗的夜空增添了几分热闹和生机。五六句写天边的月亮忽明忽暗,就像浮云遮住了它。最后两句写葛衣上还带着凉气,伏暑的夏天已过去,炎热的夏天不会再来了。
此诗以静写静,以动衬静。首句写夜深了,伐木声却急促;第二句写深夜敲梆子的声音却迟迟不响。这是以动衬静,写出了夜的静谧,也写出了诗人对夜静的喜爱。第三、四句是说夜晚虽然静悄悄的,但萤火虫却自顾自地飞来飞去,它们在树间、房前、屋后飞舞着,给幽暗的夜空增加了几分热闹和生机。最后两句写天边的月亮忽明忽暗,就像浮云遮住了它,使人感到凉飕飕的;葛衣上还带着凉气,伏暑的夏天已过去,炎热的夏天不会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