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郊空且旷,目力安能穷。
倏见千仞青,横截乎其东。
群山相后先,蹲踞犹儿童。
尼丘亦远避,何曾数龟蒙。
尝读禹贡书,其阳产孤桐。
剪伐成何用,茅茨舜为宫。
谅惟制琴瑟,抟拊归良工。
因之怀古人,仰睇云霄中。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以豪放著称。这首诗是他在鲁地游览时所作,描绘了峄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古人的怀念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鲁郊空且旷,目力安能穷。”意思是说鲁地的郊外空旷而开阔,我的眼睛虽然明亮但却难以看尽这广阔的视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我们看到第二句:“倏见千仞青,横截乎其东。”这里描述了诗人忽然看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它横亘在东南方向。这句话描绘了山脉的雄伟壮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叹之情。
我们看到第三句:“群山相后先,蹲踞犹儿童。”这句诗描绘了群山连绵起伏的景象,它们仿佛一群嬉戏的儿童在玩耍。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山脉的形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亲近感。
我们看到第四句:“尼丘亦远避,何曾数龟蒙。”这句诗意味着尼丘山也在远处避开了诗人的视线,诗人并没有多次登临过那地方。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古人的尊敬。
我们可以看到第五句:“尝读禹贡书,其阳产孤桐。”这句诗表明诗人曾经读过《禹贡》这本书,书中记载了这片土地的地理情况。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了解。
我们看到第六句:“剪伐成何用,茅茨舜为宫。”这句诗意味着这些树木经过砍伐之后,原本的宫殿已经消失无踪。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破坏的担忧和对古人智慧的赞美。
我们看到第七句:“谅惟制琴瑟,抟拊归良工。”这句诗表明诗人认为制作琴瑟需要精湛的技艺,只有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能胜任。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尊重和对古人智慧的钦佩。
我们看到第八句:“因之怀古人,仰睇云霄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的缅怀之情,同时他也仰望天空,希望能够找到他们的影子。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