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居联咏旧曾烦,诗令严来岂棘门。
欲系苦匏同贱子,每夸仙李得贤孙。
过街莫放追风骠,对影须开问月尊。
不是葛洪川畔路,李源休觅旧精魂。
五答李宾之
庵居联咏旧曾烦,诗令严来岂棘门。欲系苦匏同贱子,每夸仙李得贤孙。过街莫放追风骠,对影须开问月尊。不是葛洪川畔路,李源休觅旧精魂。
注释:
①五答:这是吴宽对李宾之的回应,共五篇诗歌作品,每篇都以“五”字开头。
②庵居:指在山中的小屋居住或修行。
③联咏:即连续吟咏,指的是吴宽和李宾之通过诗歌进行相互唱和。
④苦匏:一种质地坚硬、形状像葫芦的东西,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格坚贞。
⑤仙李:指仙人李耳,传说中道家始祖。
⑥贤孙:指有德行或有才能的后代子孙。
⑦过街:路过街头。
⑧追风骠:形容马奔跑的速度极快,如同能追赶上风一般迅疾。
⑨月尊:指月亮,在这里借指月亮下的清辉。
⑩葛洪:东晋时期的道士,著有《抱朴子》等著作。
⑪寻:寻找。
⑫旧精魂:指曾经有过的精神或灵魂。
赏析:
《五答李宾之》是明代吴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吴宽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洁的道德品质。诗中所表达的主题是作者对于友情、道义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篇便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内涵丰富的问题:“庵居联咏旧曾烦,诗令严来岂棘门。”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山中修行,与李宾之共同创作诗歌,以此作为生活的调剂和精神的寄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愿望。这里的“严来”可能指的是诗歌创作的严谨性,而“岂棘门”则是说诗歌创作不应该受到任何外界压力的干扰,要保持内心的自由与独立。
接下来的几联则进一步展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其中“欲系苦匏同贱子,每夸仙李得贤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赞美。这里的“苦匏”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而“仙李”则暗指李宾之具有超凡脱俗的才能和智慧。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李宾之那样,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每夸仙李得贤孙”则是说诗人愿意与李宾之一起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最后两句“过街莫放追风骠,对影须开问月尊”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这里的“追风骠”形象地描绘了马奔跑时的雄姿英发,而“问月尊”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月亮下清辉的珍惜和赞美。诗人希望与李宾之一起欣赏自然的美景,感受生活的真谛。
《五答李宾之》不仅展现了吴宽的才华和修养,也传达了他对友情、道义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艺术精品,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哲理的哲学著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