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前并立,霜雪傲元冥。
此树今犹在,常年不改青。
雨来添秀色,风动散微馨。
科第能相继,题名下有亭。
【注释】
- 讲堂:这里指讲学的地方,即书院。2. 元冥:指元帝的阴间。3. 并立:并排站立。4. 霜雪:比喻高洁的品德。5. 常年不改青:指树木常绿,年年不衰。6. 雨来添秀色:形容雨水给树增添了美丽的景色。7. 微馨:指香气很淡。8. 科第:科举考试中取得的功名和地位。9. 题名:在树上刻上姓名或字号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追和朱乐圃苏学并秀桧之作,表达了对树木的赞美之情。
首联写“并立”二字,将两棵并立于讲堂前的大树形象地刻画出来。“霜雪傲元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这棵树的品格,不畏严寒酷暑,傲然挺立,与元帝的阴间相对抗,表现出了它高洁的品质。
颔联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这棵树的生命力。它不仅在讲堂前并立,而且历经风雨霜雪,始终屹立不倒,年复一年地保持着常青的状态,显示出它的坚强和毅力。
颈联则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色。雨水滋润着这棵树,使它焕发出更加美丽的光芒。同时,它也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尾联则提到了科考中所取得的成就。它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荫凉,还能够让人们在树下休息、思考,因此被称为“题名”。这也体现了这棵树的实用价值和人们对它的珍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树木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学问的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