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社异兹种,如何身类之。
奇形岂天赋,割剥谅非时。
磥磈还同瘿,扶疏不是痿。
犹能为拂子,敢负少陵诗。
棕树的品种不同,为何长得与它相似。
奇特的形状难道天生,砍割剥取当然不恰当。
坚硬不平却同瘤子,扶疏挺拔不是病态。
还能用来做拂尘,怎敢辜负少陵诗。
栎社异兹种,如何身类之。
奇形岂天赋,割剥谅非时。
磥磈还同瘿,扶疏不是痿。
犹能为拂子,敢负少陵诗。
棕树的品种不同,为何长得与它相似。
奇特的形状难道天生,砍割剥取当然不恰当。
坚硬不平却同瘤子,扶疏挺拔不是病态。
还能用来做拂尘,怎敢辜负少陵诗。
【注释】 天末:指边塞。离魂:诗人自指。招:招回,招唤。伊:语助词。贻:留给。阻:阻碍。自贻伊阻任飘摇:自己给自己留下障碍,任凭思绪飘荡。涸鱼那复寻濡煦:干涸的鱼哪还会去寻找水呢?比喻得不到恩泽的人,再想求得别人的帮助也是枉然。野鹤行将返泬寥:野鹤将回到空旷的地方。泬寥:空虚寂寞。春梦觉来仍是幻:春天的梦境醒来后还是幻影。新诗吟就转无聊:写新诗的时候反而感到索然无味。宦途巧拙吾何有
【解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山居时所作,写其每日的生活。开头两句“喔喔鸡三唱,城居数远村”,写早晨起床后听到公鸡报晓的声音。“喔喔”指鸡的啼叫声,这里用以表示时间的推移;“三唱”指鸡啼了三次,说明天已大亮。“城居”即住在城里,“数远村”指居住在城外。这两句的意思是:早晨起床以后,听到公鸡报晓三声,知道天亮了。在城里居住了几天,每天要到郊外去看望几个朋友。“发随秋叶落,目与晓灯昏”,写早起看到的景象
吴宽《寿席道士》解析如下: 1. 诗句释义: - “白头一羽客”中的“白头”指的是年岁已高,而“一羽客”则形容这位老者如同一只高洁的仙鹤,不染尘俗。 - “何处曾相逢”暗示着老者在世间的孤独与寻找知音的不易。 2. 译文对照: - “月下老翁井”可能指的是一个古老的井,常被用来象征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见证。 - “云间玉女峰”则可能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山峰,玉女通常象征着纯洁和神圣。 3.
再游城南 登高始经旬,野景宛非昨。 园空秋叶深,山净寒云薄。 清尊喜共持,破帽拚重落。 日暮淡忘归,黄花翳孤壑。 译文: 经过十天的登山,眼前的景色已和昨日大不相同。 园内空旷,秋叶已经长得很深,山色清澈,云彩也显得更加轻薄。 高兴地举起酒杯,破旧的帽子也不介意地再次掉落。 到了日暮时分,忘记了回家,只有那黄色的菊花映衬着孤独的山谷。 注释: 1. 登高始经旬,野景宛非昨 -
【注解】 断虹(hóng):指夕阳西下,天空中出现半隐半现的红日。返照:太阳落山后的余晖。向晚喜新晴:傍晚时分,天气转晴。 浮埃(è):浮尘。长沟积水清:长渠里的水很清澈。 歌谣童子事:儿童的歌谣。童稚之事:指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欢乐。刈穫(lì huò):收割。野人情:乡村百姓的生活情趣。 幽燕地:指北京地区。 无劳赋北征:不必为远征北方而劳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晚晴美景的七绝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最后点明自己的看法。 “玉河冻不流”,玉河,即汴河,是古代的运河之一,因河水清澈如玉而得名。诗人以汴河为喻,写景抒情。“晓结冰花细”,清晨,在汴河边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晓”,清晨。“冰花”指冰凌或冰块上的花纹。这里用“结”“细”来形容,写出了冰凌或冰块上花纹的形状
送盛术还吴江 一叶扁舟向东南,望望故里门。 夕阳映照在烟市上,秋水流淌过雪滩痕。 制药工作当书桌,弹琴之后罢酒尊。 相约官舍再相聚,应该是史西村。 释义与注释: - 一舸东南去(一叶舟):指的是一叶小舟向东南方驶去。 - 望望故里门:回头看看故乡的门户。 - 夕阳映照在烟市上(夕阳染红了市场):夕阳照射在烟雾缭绕的市场之上。 - 秋水流淌过雪滩痕(秋水流动着穿过雪白的沙滩):形容河水清澈见底
送仲山后坐通法寺西轩歇马东城下,缘堤踏浅沙。 长因送客日,屡得到僧家。 灌木阴三亩,奔泉响万车。 晚来檐溜断,天际散红霞。 注释:在东城的东门下歇息,沿着堤岸踏着浅浅的沙土。因为送客的日子常常是,所以屡次来到僧人的家。灌木丛中荫蔽着三亩地,奔流的水声如同万辆车一般。傍晚时分,雨帘被风切断了,天空中飘散出红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送别为题,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诗句“落日悬溪口,哑哑树杪乌。”: - 这句诗描绘了落日的景象,将太阳悬挂在溪流的出口,树梢上乌鸦的叫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 - 诗句“到门皆我辈,欹枕即吾庐。”: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的亲密关系,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相互倚靠枕头就寝,如同自己的家一样。 - 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庭归属感的渴望。 - 诗句“粗饭煮鲑菜,小舟看鸭雏。”:
《桐村小隐》 见说移居处,江南第一村。过墙桐树直,匝屋杏花繁。 艇子将茶灶,邻翁送酒樽。东偏近鱼市,更欲置柴门。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见说移居处,江南第一村。 翻译:听说这里是一个可以安居的地方,是江南最美丽的村庄。 注释:“见说”意为“听说”,“移居处”表示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江南第一村”强调了这个地方在江南无与伦比的美景和地位。 2. 过墙桐树直,匝屋杏花繁。 翻译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应朱乐圃之邀而作的一首和韵诗。此篇与原诗内容相仿,只是用韵不同,押韵更为严格。前四句写槐树的形态,后三句写槐树的品格。 “密叶连街上”,描写了槐树茂密的枝叶覆盖着整个街道,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槐树的茂盛。 “孤根寄学中”,写出了槐树虽然枝繁叶茂,但只有一根孤零零的树干支撑着它,表达了作者对朱乐圃的敬慕之情。 “名扬苏子记”,这里指的是《苏东坡集》中的一篇文章
诗句:旧游久矣怅晨星,溪上梅花岁又更。 译文: 昔日的游玩已经很久远了,心中常常感到惆怅。溪边梅花每年都会盛开,岁月却总是在不停地更迭。 赏析: 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秦庄仲纶的往昔时光,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哀叹。诗中用“旧游”一词开头,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珍贵;而“怅晨星”则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友人的心情。接着,诗人以“溪上梅花”作为背景,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
【注释】 1. 独对寒檠:独自对着寒冷的灯火。寒檠,指蜡烛。2. 有怀偏向故人深:有怀念的人,偏向于故人深厚。3. 却因华扁生新感:却因为华美的匾额生出新的感触。4. 惆怅春风万古心:惆怅的春风,寄托着永恒的心愿。 【赏析】程氏春风亭是诗人在游程中偶得而题赠给程氏兄弟的。诗的前两句是写景。首句“独对寒檠事短吟”,写自己独自对着寒灯吟诗作赋的情景。寒灯、独吟,点出孤寂的环境和凄凉的心境
【注释】朔漠:指北方边塞。心旌:心意,心念。义旗:义军的大旗。别有天:别是一种境界或天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钱塘江的怀古之作,表达了他对于钱塘江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朔漠心旌日夜悬”,描绘了诗人日夜思念北方的情景。朔漠是指北方边塞,心旌则是心意、心念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北方的深深眷恋之情,他的心念始终在远方的边疆上悬挂着。 次句“义旗遥驻此山川”
以下是对您提供的古诗《拟钱塘怀古·其二》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恩隆义重是君亲: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对于君主深深的感激之情。其中“恩隆”意味着君主给予的恩典深厚,“义重”则表明了与君主之间深厚的道义关系。这种深厚的关系使得诗人感到自己是君主的亲近之人,如同家人一般。 2. 忍着南冠一水滨:这里的“忍着”表达了诗人在某种困境或屈辱中坚持不屈的态度。“南冠”通常指被俘或受辱的人
【注释】 玉汝席上咏橘:玉汝,对人的一种尊称。橘,一种水果。 来从马上郎:从,跟随。马上郎:指随从在马背上的官员。 犹带洞庭霜:洞庭,即洞庭湖,位于湖南。洞庭湖上有白鹤山,山上有白鹤岩,因而得名。 香雾腾金斝(jiǎ jiǎ):金斝,金制的酒器。 清冰贮赤囊:清冰,形容橘子的皮色。赤囊,用红色袋子装。 曾闻书后写,宜向醉中尝:曾闻,曾经。书后写,指把橘子放在书后面。宜向醉中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