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从马上郎,犹带洞庭霜。
香雾腾金斝,清冰贮赤囊。
曾闻书后写,宜向醉中尝。
爱此非陈紫,能留客满堂。
【注释】
玉汝席上咏橘:玉汝,对人的一种尊称。橘,一种水果。
来从马上郎:从,跟随。马上郎:指随从在马背上的官员。
犹带洞庭霜:洞庭,即洞庭湖,位于湖南。洞庭湖上有白鹤山,山上有白鹤岩,因而得名。
香雾腾金斝(jiǎ jiǎ):金斝,金制的酒器。
清冰贮赤囊:清冰,形容橘子的皮色。赤囊,用红色袋子装。
曾闻书后写,宜向醉中尝:曾闻,曾经。书后写,指把橘子放在书后面。宜向醉中尝,意思是说吃橘子最好喝醉以后。
爱此非陈紫,能留客满堂:爱此,喜爱这个。陈紫,陈年的紫色,这里指成熟的橘子。
【赏析】
《玉汝席上咏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赞美橘子的色泽、香味以及其带来的美好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联“来从马上郎,犹带洞庭霜”,开篇点出人物身份——一个随从在马背上的官员。接着描绘他的外貌特征——“犹带洞庭霜”,意指他脸上带着淡淡的寒霜之色,既表现了他的高贵身份,也暗示了他刚毅的性格。
颔联“香雾腾金斝(jiǎ jiǎ),清冰贮赤囊”,进一步描绘橘子的外观和气味。“香雾腾金斝”,以香气扑鼻来形容橘子的芬芳,而“金斝”则是形容酒器金碧辉煌,象征着尊贵与奢华。“清冰贮赤囊”,则形象地描绘了橘子外皮的颜色,犹如被清冷的冰块所包裹。整句诗意为:橘子的香气如同烟雾般升腾,其外皮晶莹剔透如红囊一般。这两句诗通过对橘子的外在美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能够闻到其香气,看到其晶莹的外表。
颈联“曾闻书后写,宜向醉中尝”,则转入对橘子内在品质的赞赏。这里提到了“书后写”,可能是诗人曾在书上写过诗句,以此比喻橘子的品质高洁。而“宜向醉中尝”,则是指只有在醉意朦胧之时,才能品尝出这种高品质的橘子。这两句诗意为:我曾听说过关于橘子的书评,认为它应该是那种只有在喝醉之后才能品味出来的高品质之选。
尾联“爱此非陈紫,能留客满堂”,再次强调了对橘子的喜爱之情。这里的“陈紫”指的是陈年老熟的橘子,而诗人则表示自己并不追求那些已经陈年的橘子,而是偏爱那些新鲜的橘子。最后一句“能留客满堂”,则是指这样的橘子能够让客人留连忘返,满座欢畅。整句诗意为:我之所以喜爱橘子,并不是因为它已经陈化得久,而是因为它能够带给人们欢乐和满足感,使人陶醉其中。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传达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深感其情感的力量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