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秦淮瓜步通扬子,潮去潮来几今古。
薄暮西风海气寒,潮音半入淮边树。
芳草矶头望转平,夕阳渡口带江城。
几回贾客惊残梦,多少离人恨别情。
广文官舍瓜洲渡,山水依依最深处。
一铎遥从海上闻,片帆直指潮头去。
潮头东望正迢迢,此别心知两地遥。
他时无恨相思意,落尽寒江半夜潮。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君不见秦淮瓜步通扬子,潮去潮来几今古。 —— 这里提到的“秦淮”和“瓜步”是古代扬州的两个重要地名,它们在地理上相连,通过潮汐的涨落形成了一种古今交融的景象。
- 注释: 秦淮指南京秦淮河,瓜步指扬州附近的瓜洲镇,两者都位于江边,因潮汐作用而连接。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两地之间水路的连通以及由此产生的时空流转感。
- 薄暮西风海气寒,潮音半入淮边树。 —— 描述薄暮时分的海风带着寒意,潮汐的声音似乎渗透到岸边的树木中。
- 注释: “薄暮”指傍晚时分,“西风”指的是来自西方的风,“海气寒”表达了海边特有的寒冷感觉。
- 赏析: 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海风吹拂着树木,伴随着潮汐声,营造出一幅冬日海边的画面。
- 芳草矶头望转平,夕阳渡口带江城。 —— 在芳草覆盖的矶头,人们可以看到水面渐渐平静下来,而渡口则将江城的景色映衬得更加清晰。
- 注释: “芳草矶头”可能是指长满芳草的岸边,“望转平”意味着水位逐渐变得平静。“江城”则是指江边的城邑或城市。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了一种从忙碌到平静转变的感觉,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间对同一景观的不同感受。
- 几回贾客惊残梦,多少离人恨别情。 —— 这里“贾客”指的是四处经商的人,“离人”则是指离别的人。
- 注释: “惊残梦”形容商人们因为各种原因(如天气、潮汐等)而经常做不完整的梦,“恨别情”则是离别之人因分别而产生的深深哀愁。
- 赏析: 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商贾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因离别而产生的复杂情感,展现了他们的生活艰辛以及与故乡之间的情感纽带。
- 广文官舍瓜洲渡,山水依依最深处。 —— 描述了位于瓜洲渡(今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南郊)的一座广文官舍,周围环绕着山水美景。
- 注释: “广文官舍”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员住所,“瓜洲渡”是当时的交通要冲,“山水依依”形容这里的山环水绕,景色宜人。
- 赏析: 这几句诗通过描绘广文官舍周围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特殊情感。
- 一铎遥从海上闻,片帆直指潮头去。 —— 描述了远处海面上传来的钟声,随着船只直接向潮头驶去。
- 注释: “一铎”(一种古代乐器)在远处响起,“片帆”(小帆船)正朝着潮头的方向前进。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声音和方向的结合,传达了一种向往远方和自由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勇敢。
- 潮头东望正迢迢,此别心知两地遥。 —— 站在潮头向东望去,虽然知道彼此相隔遥远,但仍然难以割舍这份情感。
- 注释: “潮头”指的是潮水的顶端,“东望”是面向东方的眺望,“两地遥”表示双方距离遥远。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述远眺的动作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分离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 他时无恨相思意,落尽寒江半夜潮。 —— 即使未来没有遗憾,我也会继续怀揣着对相思的思念,直到夜深人静,寒江上的潮水落下。
- 注释: “他时”指的是未来的时间,“无恨”表达了一种豁达或释然的态度,“相思意”指的是对某人的思念,“落尽”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到来。
- 赏析: 这两句诗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许,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扬州及其周边环境的深刻印象,以及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