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云岚是黻丘,中山近在屋西头。
五峰风月谙来久,谁道乡关日在眸。
【注释】
黻丘: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中山(今河北省正定县)的西边。云岚:山间的云雾。五峰风月:指五峰山的景色和月亮。谙:熟悉。乡关:家乡。眸:眼睛。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中山风景的诗。首句写中山云岚之美,次句写中山近在咫尺,最后一句抒发思乡之情。全诗写得平实无华,语言浅显,但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何处云岚是黻丘”,这句诗起得很突然,似乎与后文不搭腔。“何处”二字一反常理,说出了作者对中山的陌生感,也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云岚”二字则点破了中山的特色,即中山的山色如画,云雾缭绕。“黻”(fú)是古代的一种彩色丝线。这里借指中山一带的美色。“是”就是“为”,“为黻丘”即“是黻丘”。所以诗人问:“何处?哪里才是黻丘?”
“中山近在屋西头”,这句是接上句问来的,回答了诗人的疑问。“中山近在屋西头”这一句看似平常,其实暗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中山距离自己住处很近,二是表明诗人对于中山的熟悉程度。
“五峰风月谙来久”,这句是说,中山的美景已经陪伴了自己很多年了,因此很熟悉。“五峰”指的是中山五座山峰,“风月”指的是中山的山水风光。“谙”在这里有“熟悉”的意思。“来久”,即很久以来。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川的熟悉,又流露出他对自己不能回故里的遗憾。
“谁道乡关日在眸”,最后一句是说,谁还说乡关之重,会在我们眼中日复一日地出现!“眸”是眼睛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既然故乡如此熟悉,那么乡关之重就不应该再挂在心头了。“谁道”一词,表现出诗人对故乡思念之深、感情之真。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却把中山的云岚、山川、风月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而“何处云岚是黻丘”“中山近在屋西头”“五峰风月谙来久”“谁道乡关日在眸”这几句更是妙语连珠,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