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无处不宜人,柱史楼台喜更新。
能事漫酬千载愿,闲情且傍十洲亲。
山来座右时为主,月到湖头亦作宾。
莫惜倚阑同啸傲,题诗王翰在南邻。
【注释】
陆侍御:即陆希声。字景休,唐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开元年间宰相陆象先之孙。湖上涵虚阁:在湖州南门外的弁山之上,相传是唐代鉴真法师建寺之地。
柱史楼台:指鉴真和尚建的“招提胜境”。
能事:指鉴真所传佛教律仪及戒规等法事。
闲情:指鉴真所传禅宗教诫等禅理。
座右:古人座位右边供案头用,故称座右。此处指鉴真手植的松树。
十洲:传说中海上仙岛。
倚阑同啸傲:倚着栏杆一同啸傲。啸傲,大声长啸。
王翰:唐代诗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鉴应禅师主持的“招提胜境”落成时写的。全诗四韵,前二句写落成后的喜悦心情;后二句抒写与鉴应禅师的交往之情。
首联“空明无处不宜人”,以“空明”点出鉴应禅师“坐忘遗物,居无何有”的禅门境界,而这种境界又无处不在,无所不宜,因此说“无处不宜人”。“柱史楼台喜更新”,既点出了鉴应禅师的名号,也暗示了其新近落成的佛寺建筑。颔联“能事漫酬千载愿”,“能事”,佛教用语,意为“大本领、大才干”,此指鉴应禅师弘扬佛法的大本领和大才干。“酬”,报偿,回报之意。“千载愿”,指鉴应禅师为普度众生而立下的宏愿。这二句赞颂了鉴应禅师弘扬佛法的大本领、大才干以及他为了普度众生而立下的宏大志愿。
颈联“闲情且傍十洲亲”,“闲情”,佛教用语,意谓“闲暇的心情”,此指鉴应禅师在弘法之余,还能亲近十洲,游观山水。“十洲”,《楞严经》中说:“十洲三藐,弥亘十方。”这是比喻佛教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二句赞颂了鉴应禅师既能弘法济世,又能亲近自然,游观山水的高超才能和高尚情趣。
尾联“莫惜倚阑同啸傲,题诗王翰在南邻。”“南邻”,指鉴应禅师的弟子王翰。王翰曾因与白居易论诗相争,被贬为江州司马。这二句说不要吝啬挥毫题诗,可以和鉴应禅师一起啸傲山水,畅游自然。这里的“啸傲”一词,既是咏叹山林的风雅情怀,也是对鉴应禅师精神的一种颂扬。
每韵一意,前两联赞颂了鉴应禅师的弘法济世之功,第三联赞美了他亲近自然,游观山水的高超才能和高尚情趣,最后二联表达了诗人要和鉴应禅师一样,在山水之间啸傲自由,畅游自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