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雨聊城逢夏至,暮云江右忆侬家。
东林新箨知成荫,南亩香粳想俵花。

吴与弼的《夏至·昼雨聊城逢夏至,暮云江右忆侬家。东林新箨知成荫,南亩香粳想俵花。》是一首描绘夏至时节自然景象和情感体验的古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 诗句原文
    昼雨聊城逢夏至,暮云江右忆侬家。
    东林新箨知成荫,南亩香粳想俵花。

  • 译文
    午后的雨落在聊城的土地上,迎来了夏至的到来,傍晚的云彩在江的那边萦绕,让我想起了你所在的家乡。
    东边的树林中新生的竹笋,我知道它们很快就会长成树荫,南方田野里成熟的粳稻,我想把它们分送给你。

  • 赏析

  1. 昼雨聊城逢夏至:描述了夏至日的雨景,昼雨可能是指夏季午后的雨,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聊城”是古地名,此处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地方,通过提及聊城,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2. 暮云江右忆侬家:使用了“暮云”,给人以宁静而深沉的感觉,”江右”可能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忆侬家”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
  3. 东林新箨知成荫:这里的“东林”指代的是东边的树林,”新箨”指的是新长出的竹笋,”知成荫”意味着这些竹笋很快就会长大,形成树木的阴凉。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长过程,还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4. 南亩香粳想俵花:南亩指的是南方的田野,”香粳”指的是水稻,是一种粮食作物。”想俵花”中的“俵”字,原意是分发、赠予,这里指的是诗人想要把成熟的粳稻分给远方的家人。

这首诗通过对夏至天气、自然景观以及亲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明代诗歌中难得的佳作。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读和赏析,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更加欣赏到古典文学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