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虚名动士林,平生孤负秉彝心。
过情却更忧吾子,新造从兹冀日深。

诗句释义:

  1. 到处虚名动士林: 描述的是一个到处都因名声而受到关注的场景。”虚名”指的是不真实的名声或名声过大,使得周围的人和环境都对这个人产生注意。”动”是引起、触发的意思,表示名声的影响力。”士林”指的是士大夫或读书人组成的圈子,这里特指文人学士的群体。
  2. 平生孤负秉彝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一生下来就违背了内心的道德标准,没有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良心。”秉彝”是指秉持天性,遵循自然的道理。”孤负”表示辜负、违背。”秉彝心”即指内心的本分、原则或良知。
  3. 过情却更忧吾子: 这句话表达的是虽然外界对他的评价超出了正常的期望,但他对此感到更加担忧。这里的”过情”指的是超出了常规的情感或期望。”却”在这里有转折的意味。”吾子”是对“我的儿子”的一种亲昵的称呼,表示对自己孩子的关心。
  4. 新造从兹冀日深: 这是一句寓意深远的话,意思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造(”新造”),希望可以期待一个更深的明天或未来。这里的”日深”可能指的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但也可能是比喻为希望和理想的逐渐加深或发展。

译文:

四处都是虚名惹得文士群起关注,
我的一生都在违抗内心的良知。
超出常情的期待使我忧虑儿子的未来,
新的创造希望能迎来更深的明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名誉和道德之间的矛盾和挣扎。他在外名声大噪,却感到内心无法平静,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了内心深处的道德信念。诗人通过对比“外面名声大”与“内心良知违”,展现了内心的冲突和纠结。最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尽管面临困境,但仍抱有一线希望,期待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迎来更好的明天。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一个人在名利与道德之间的挣扎和抉择,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