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在丘壑,衡茅隐松萝。
时访李邺侯,或亲郭橐驼。
空谷响樵唱,绿野喧农歌。
暝然日之夕,不乐复如何。
【注释】
- 素心:纯洁的心意。
- 丘壑:山泽,指隐居的地方。
- 衡茅:用茅草盖成的简陋房屋。
- 松萝:泛指山林中的树木、藤蔓。
- 李邺侯:李泌(676~781),唐代名臣、诗人,封邺县公,世称李邺侯。
- 郭橐驼:郭橐驼是《庄子•外物篇》中的人物。
- 暝然:傍晚,天色昏暗。
- 复何乐:又有什么好快乐?
【赏析】
这首诗以“追和刘秀野诗韵”为题,追和的是前人所作的一首无名之诗。从诗的内容看,诗人在赞美隐逸生活的同时,也流露出了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诗人追求高洁的志向。“素心在丘壑,衡茅隐松萝”,诗人的一颗纯洁的心,就藏在深奥的山林里,那茅屋就是隐居的处所。这两句诗把一个隐士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远离红尘俗世,向往隐遁的生活的愿望。
颔联描写诗人与隐士李邺侯、郭橐驼等来往的情景。“时访李邺侯”,时常拜访李邺侯;“或亲郭橐驼”,有时亲近郭橐驼。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的尊敬。
颈联写隐士的生活情趣。“空谷响樵唱,绿野喧农歌。”诗人在山谷间听到了樵夫歌声,在绿野上听到了农夫们的欢歌声。这两句写出了隐士的闲适自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农民辛苦劳动的同情。
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暝然日之夕,不乐复如何?”太阳西沉了,诗人不禁感叹起来:“这样的一天怎么过的下去呢?”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隐士们悠闲自得生活的喜爱,也表现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有所不满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