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持书札,殷勤致渭阳。
明春木兰楫,同至越王乡。
自首此相待,狂歌殊未央。
平牛我知己,情是栗亭长。

送歙人罗子浮山还潨溪兼寄令母舅汪子栗亭

【注释】

为我持书札,殷勤致渭阳:指我拿着书信来给你。渭阳:古郡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后以渭阳喻故乡。

明春木兰楫,同至越王乡:明年春天你乘着木兰船,一起回到越王的故地。木兰楫,即木兰舟,用木兰木所制之舟。

自首此相待,狂歌殊未央:从今以后我们互相对待,狂歌畅饮,直到天黑也不休止。

平牛我知己,情是栗亭长:平牛是一个人名,栗亭是一个地方名。我与你相识,情谊深厚,如同栗亭长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写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中间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祝福。

开头二句,诗人以“书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诗人说:“给我拿着信来啊!”意思是说:“我要你帮我把这封信捎给我的朋友。”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殷勤致渭阳”中的“殷勤”,表明诗人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之心。渭阳,指故乡。诗人说:“请你把信带给我的朋友们吧!他们都很想念你。”

三、四句写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明春木兰楫,同至越王乡”,意思是:“明年春天,你乘坐着木兰之桨,一起回到越王的故乡。”越王,指春秋时吴王夫差。越,指现在的浙江省一带地方,这里泛指江南一带的地方。“同至越王乡”,意味着两人将一同回到家乡。“自首此相待,狂歌殊未央”。意思是:“从此以后我们互相对待,狂歌畅饮,直到天色昏黑也没有结束。”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最后两句中,诗人用“平牛我知己”、“栗亭长”等典故来形容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平牛我知己”,意思是说:“平牛是我的好朋友”,“栗亭长”的意思是说:“栗亭是我好朋友。”这两个典故都来自《史记》。《史记·管晏列传》中说:“晏子为齐相与民之患政者言,欲毁之,则众必非我矣,欲誉之,则非吾党类也。”“平牛”和“栗亭”都是晏子的外号。“平牛”是因为他曾经当过齐国的法官,而齐国的法官都是根据犯罪人的罪行来确定其罪名的,所以“平牛”就是指晏子。“栗亭”则是因为他曾经担任过齐国的相国,而当时的齐国宰相都是由贵族中的贤能之人担任的,所以“栗亭”就是指晏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全篇以“我”字贯穿始终,通过描写诗人与朋友的离别情景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友谊以及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