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上巳,送子珠江南。
愿子岢峨舟,上无樯与帆。
今年小寒食,送子珠江北。
愿子万里身,上有双飞翼。
三岁别妻孥,梦中见颜色。
吴下一舂人,鸳鸯苦无力。
娇女未扶床,呱呱在锦臆。
游札有遗风,伯鸾所朝夕。
昔家梧宫傍,今移拂水侧。
言公昔浣衣,有石方且直。
夫在石东耕,妇在石西织。
节节皆为双,白纻充衣食。
裁成一明月,皎洁终何极。
诗歌原文:
去年春上巳,送子珠江南。
愿子岢峨舟,上无樯与帆。
今年小寒食,送子珠江北。
愿子万里身,上有双飞翼。
译文:
去年春天,我在上巳节时送你去南方;
愿你的船如山一般稳固,上面没有桅杆与帆。
今年的小寒食节,我再次送你去珠江以北;
愿你能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有一双飞翔的翅膀。
注释:
- 上巳节:中国古代的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主要活动是祓禊,即洗去身上的不洁以祈求新的一年中吉。
- 珠江南:这里可能是对江南地区的一个泛指,表示南方。
- 岢峨舟:形容船只坚固而高大。
- 双飞翼:比喻希望朋友能有远大的前程和自由自在的生活。
- 吴下:指的是江苏苏州一带。舂人:一种农事活动,通常指在田间进行插秧工作的人。鸳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被用来象征夫妻恩爱。
- 娇女:年轻美丽的女子。未扶床:尚未学会走路。
- 游札:古代的一种书信文体,常用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遗风: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伯鸾: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相传他曾经过江边浣衣,留下一段佳话。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超然离别妻子儿女,前往远方的深切不舍和祝福。首二句描绘了上巳节送别的情景,诗人用“珠江南”、“岢峨舟”等意象,展现了送别的场景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接着四句,通过对比不同时节的送别,强调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与信任。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层面,通过对“娇女”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家人幸福的祝愿。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婚姻、家庭的看重以及对个人前途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