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阴连海岱云,平沙远映青徐柳。初拨宫弦钟吕鸣,缥渺箫韶吟紫清。
春风吹满蓬莱阙,和銮正绕千花行。移商未成忽变徵,剑戟相摩两不止。
中原群盗俄蜂起,至尊叹息呼赤子。更调角羽风嘈嘈,中见黄巾争舞刀。
杀人无声如刈蒿,茫茫百草儿女号。又闻投鞭渡临洮,九龙池水流人膏。
百官披发冲波涛,君王泪沾火藻袍。笳声夜奏单于小,猎火秋悬太白高。
堂堂天朝事遂去,可怜万国无臣庶。往日霓裳宴太平,开元子弟俱何处。
抔土谁封金粟堆,杜鹃自挂苍梧树。惊风如刀频割弦,欲续断弦双手酸。
馀音绕梁何缠绵,满堂宾从皆涕涟。请君罢弹莫终曲,恐令南北诸侯哭。
偶然失势龙为鱼,终见时来马生角。他朝日月定重输,今夕鸾皇聊独宿。
否极泰来天有尝,万里高飞翼先伏。偕君阿阁贺升平,雌雄和鸣三十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南园十三首·其五》,是《南园十三首》组诗中的第五首。全诗共七十六字,按照原貌排列。
注释:
- 落日阴连海岱云:夕阳西下,阳光照射到海岱两山之间,形成一片朦胧的云海。
- 平沙远映青徐柳:平坦的沙地,远处的杨柳在青州(今山东青州市)和徐州(今江苏徐州市)的河边生长。
- 初拨宫弦钟吕鸣:开始拨动宫廷乐器的弦声,发出钟鼓的声音。
- 缥渺箫韶吟紫清:箫音悠扬,仿佛在吟诵紫色的天空。
- 春风吹满蓬莱阙:春天的微风轻轻吹过蓬莱仙宫的门阙。
- 和銮正绕千花行:和銮车正在环绕着千朵鲜花行驶。
- 移商未成忽变徵:原本是商调的乐曲,突然变成了徵调。
- 剑戟相摩两不止:战乱中兵器相互撞击,战事不能停止。
- 中原群盗俄蜂起:中原地区的盗贼纷纷崛起。
- 至尊叹息呼赤子:皇帝感叹,呼唤那些无辜的百姓。
- 更调角羽风嘈嘈:更换了音乐的调式,使得风也变得嘈杂起来。
- 中见黄巾争舞刀:中间看到有黄巾军的人在舞动刀具。
- 杀人无声如刈蒿:杀人时无声无息,就像割草一样轻松。
- 茫茫百草儿女号:茫茫的草木,孩子们在哀嚎。
- 又闻投鞭渡临洮:又听到有人用长矛投水渡过临洮河。
- 九龙池水流人膏:九龙池的水像人油一样流淌。
- 百官披发冲波涛:官员们披头散发地冲入波涛之中。
- 君王泪沾火藻袍:皇帝泪湿了火红色的龙袍。
- 笳声夜奏单于小:夜晚笳声响起,奏的是单于的曲调。
- 猎火秋悬太白高:猎场上火光闪烁,太白星高悬。
- 堂堂天朝事遂去:伟大的天朝终于消失了。
- 可怜万国无臣庶:可悲的是,世界上没有臣民了。
- 往日霓裳宴太平:以前在和平时期,人们穿着彩色的衣服跳舞唱歌。
- 开元子弟俱何处:开元年间的子弟们都到哪里去了?
- 抔土谁封金粟堆:谁还来封埋金粟堆的土地?
- 杜鹃自挂苍梧树:杜鹃鸟自己挂在苍梧树上。
- 惊风如刀频割弦:惊心动魄的狂风不断切割乐器的琴弦。
- 馀音绕梁何缠绵,满堂宾从皆涕涟:余音缭绕,让人心碎,全场宾客无不落泪。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南园十三首·其五》,是《南园十三首》组诗中的第五首。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首句“落日阴连海岱云”,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将落日的光芒映照到了海岱两山之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接着“平沙远映青徐柳”,描述了辽阔的平沙和青州、徐州的河畔柳树,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
“初拨宫弦钟吕鸣,缥渺箫韶吟紫清”,则是描绘了宫廷乐队奏响的钟鼓声和箫韶乐,仿佛在吟诵紫色的天空。而“春风吹满蓬莱阙,和銮正绕千花行”则描绘了春风拂过蓬莱仙宫的情景,以及和銮车在千花之间行驶的场景。这些描绘都充满了浓厚的浪漫色彩,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痛苦。“中原群盗俄蜂起,至尊叹息呼赤子”,描述了中原地区盗贼纷纷崛起,皇帝感叹那些无辜的百姓。而“移商未成忽变徵,剑戟相摩两不止”,则是描绘了原本是商调的乐曲,突然变成了徵调,战争不断进行,兵器相互碰撞,战事无法停止。这些描绘都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和无奈。
最后几句则是描绘了国家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堂堂天朝事遂去,可怜万国无臣庶”,表达了国家已经衰败,无人可以辅佐君主的局面。而“往日霓裳宴太平,开元子弟俱何处?”则是回忆过去的繁荣盛世,而现在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两句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社会的深切关注。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悲壮的气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