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七尺嵩华身,峰峦不起已嶙峋。黄云之根白云蒂,色如蒸栗温且纯。
展转豪家不得出,移来丈室辞埃尘。老禅摩娑日三四,苍松所化何轮囷。
殉葬将同琐子骨,沙弥薰用戒香新。西府海棠梅绿萼,交阴左右当芳春。
墨痕湿润少苔藓,虫书鸟迹长逡巡。英州玲珑似斧凿,天然输尔玉浑沦。
东安旧令见忽夺,十夫难挽如有神。泣别空王向垢浊,齐奴金谷多青磷。
东安县中富奇石,参天一一斧劈皴。崆峒穹窿诸石笋,君归何不随车轮。
大峰小峰充囊橐,犹胜钜万未提银。我闻巴县陈石丈,临行石犀泣江滨。
县中财物尽捆载,石犀独留何不仁。石丈当时亦爱石,巴县石皆充下陈。
死时尸虫流户牖,石虽在旁如路人。噫吁嘻,石虽在旁如路人,会见汝卧当荆榛。
匹夫只今尽怀璧,为官自合多奇珍。石兮好去休酸辛,不久复与高禅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描述了一块蜡石的传奇故事。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峨峨七尺嵩华身,峰峦不起已嶙峋。黄云之根白云蒂,色如蒸栗温且纯。 —— 描述蜡石的形状和颜色,如同嵩山的山峰一般高大而奇特。
展转豪家不得出,移来丈室辞埃尘。老禅摩娑日三四,苍松所化何轮囷。 —— 描述蜡石被转移到一个豪家,但无法离开这个地方,就像苍松一样坚韧不屈。
殉葬将同琐子骨,沙弥薰用戒香新。西府海棠梅绿萼,交阴左右当芳春。 —— 描述蜡石在古代被作为殉葬品使用,以及它的香味与梅花相似,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墨痕湿润少苔藓,虫书鸟迹长逡巡。英州玲珑似斧凿,天然输尔玉浑沦。 —— 描述蜡石上的墨痕湿润了,上面有一些苔藓和虫鸟的痕迹,但它的质地就像精美的玉石一样。
东安旧令见忽夺,十夫难挽如有神。泣别空王向垢浊,齐奴金谷多青磷。 —— 描述一位官员突然得到这块蜡石,但他无法带走它,就像是在尘土中哭泣一样。
东安县中富奇石,参天一一斧劈皴。崆峒穹窿诸石笋,君归何不随车轮。 —— 描述东安县中有各种各样的奇石,它们像斧头的纹理一样参差不齐。
大峰小峰充囊橐,犹胜钜万未提银。我闻巴县陈石丈,临行石犀泣江滨。 —— 描述这些石头堆积如山,甚至超过了千万两白银的价值。我听说有一位名叫陈石丈的人,他在离开巴县时,石犀流泪在江边。
县中财物尽捆载,石犀独留何不仁。石丈当时亦爱石,巴县石皆充下陈。死时尸虫流户牖,石虽在旁如路人。噫吁嘻,石虽在旁如路人,会见汝卧当荆榛。 —— 描述其他财物都被捆载,只有石犀没有带走,这是因为石丈也喜欢这块石头,所以将它留下。然而,这块石头虽然在周围,但却像是路人一样被忽视。
匹夫只今尽怀璧,为官自合多奇珍。石兮好去休酸辛,不久复与高禅亲。 ——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感慨之情,即即使是普通人现在都拥有珍宝,而那些官员则应该珍惜并保持他们的奇珍。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蜡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蜡石比作嵩山的山峰、苍松、梅花等,既形象又生动。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自然美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