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迈乘阳辇路遥,宸游非为物华饶。
河沈璧马波涛静,诏下金鸡贯索消。
万国冠裳迎圣禹,四方云日觐神尧。
篇章训诰皆师古,徒解敷词笑六朝。
扈从皇帝恭敬地阅读御制诗文恭纪
时光流逝,乘坐着阳辇路遥,皇帝的游历不是为了欣赏物华。
河水中沈下璧马波涛平静,诏令下达金鸡贯索消散。
万国王公身着盛装迎接圣禹,四方云日觐见神尧。
篇章训诰皆师古,徒解敷词笑六朝。
译文: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骑着阳光之车远行,皇帝的巡游并不是为了欣赏美丽的风景。
河水中沉没了玉璧和战马,波浪平静下来,诏令下达后,金鸡、铁索等象征权威之物消失。
万国的王公贵族穿着华丽的衣服迎接圣禹,四面八方的云彩和太阳都来觐见神尧。
我们读的篇章和训诫都是古代先贤的智慧,只是简单地解释文字,却让后世的文人学者感到可笑。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扬皇帝巡游功德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皇帝巡游的场景,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
首联“时迈乘阳辇路遥,宸游非为物华饶。”意思是说时间在流逝,皇帝乘坐着阳光之车远行,皇帝的巡游不是为了欣赏美丽的风景。这里用“时迈”来表达时间的流逝,用“乘阳辇路遥”来表达皇帝的巡游距离遥远。而“宸游”则是指皇帝的巡视或出游,这里的“非为物华饶”则是说皇帝的巡游并不是为了欣赏美丽的风景。这里的“物华饶”指的是自然景色的美丽。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皇帝巡游的态度,认为皇帝的巡游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享受。
颔联“河沈璧马波涛静,诏下金鸡贯索消。”意思是说河水中沉下了玉璧和战马,波浪平静下来,诏令下达后,金鸡、铁索等象征权威之物消失。这里用“河沈璧马”来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景象。而“波涛静”则是指水流变得平静,不再有波涛汹涌的景象。而“诏下金鸡贯索消”则是说诏令下达后,金鸡、铁索等象征权威的物品消失。这里的“金鸡贯索”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制度,即使用金鸡和铁索来惩罚犯人。而“消”则是指这些物品被消除。诗人用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皇帝的敬意之情,认为皇帝的诏书能够消除一切不和谐的因素,使得国家更加稳定和平。
颈联“万国冠裳迎圣禹,四方云日觐神尧。”意思是说万国的王公贵族穿着华丽的衣服迎接圣禹,四面八方的云彩和太阳都来觐见神尧。这里用“万国冠裳”来形容各地的王公贵族们穿着华丽的衣服迎接皇帝。而“四方云日觐神尧”则是说四面八方的云彩和太阳都来觐见神尧,形容皇帝的影响力之大。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皇帝的敬佩之情,认为皇帝是国家的核心人物,他的存在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尾联“篇章训诰皆师古,徒解敷词笑六朝。”意思是说篇章的训诲和诰命都是师古,只是简单地解释文字,却让后世的文人学者感到可笑。这里用“篇章训诰皆师古”来表达作者对于皇帝的文字训诲和诰命的尊敬之情,认为这些训诲和诰命都是古代圣贤之作,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而“徒解敷词笑六朝”则是说仅仅是简单地解释文字,却让后世的文人学者感到可笑。这里的“六朝”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即南朝时期。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个时代文人学者的态度,认为他们只是简单地解释文字,却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巡游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皇帝的崇敬之情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和文人学者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