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间,扰扰竟何为?
强弱常苦斗,智愚时相欺。
乃至骨肉亲,浚井土掩之。
感慨发长叹,秋月为低迟。
昨朝开经箧,鼠溺透封皮。
偶置新书籍,背脊尽支离。
艺友赠佛像,肃穆仰高姿。
装裱勤供养,群蚁蚀之縻。
二虫岂有恨,夫亦便其私。
凭此论人事,枢要或可窥。
私为俱生惑,纵之由于痴。
星星如不灭,千愁万恨随。
佛陀开觉路,慧日破沉疑。
入门扫诸相,痴即无所施。
心光常皎皎,处境自得宜。
居家成孝悌,在位兼人师。
终日埋尘涅,终日未尝淄。
是以佛慈爱,永永无穷期。
卓哉圣言量,钻仰信可追。
感时心戚戚,蒿目陈芜辞。

这首诗是民国三十三年秋创作的,作者为一位佛教信徒。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意境,整体上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和思考。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人生天地间,扰扰竞何为?
  • “人生天地间”指的是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 “扰扰竞何为?”表示人们为什么活着?他们追求什么?
  1. 强弱常苦斗,智愚时相欺。
  • “强弱”指的是强壮和软弱。
  • “苦斗”表示争斗,争斗往往是痛苦的。
  • “智愚”指聪明和愚蠢的人。
  • “时相欺”是指有时聪明的人会欺骗愚蠢的人。
  1. 乃至骨肉亲,浚井土掩之。
  • “骨肉亲”指的是亲人。
  • “浚井土掩之”表示亲人被埋在地下,就像被土掩埋一样。
  1. 感慨发长叹,秋月为低迟。
  • “感慨发长叹”表示因为感慨而发出长长的叹息。
  • “秋月为低迟”表示秋天的月亮显得有些迟滞。
  1. 昨朝开经箧,鼠溺透封皮。
  • “昨朝开经箧”指的是昨天早晨打开箱子。
  • “鼠溺透封皮”表示老鼠尿渗入了书箱的封面。
  1. 偶置新书籍,背脊尽支离。
  • “偶置新书籍”表示偶然放置了新的书籍。
  • “背脊尽支离”表示这些书籍的背脊部分破损不堪。
  1. 艺友赠佛像,肃穆仰高姿。
  • “艺友”指的是朋友。
  • “赠佛像”表示送给了佛像。
  • “肃穆仰高姿”表示恭敬地仰望佛像的崇高姿态。
  1. 装裱勤供养,群蚁蚀之縻。
  • “装裱”是把画挂在墙上的意思。
  • “供养”是供奉的意思。
  • “群蚁蚀之縻”表示蚂蚁慢慢地侵蚀着悬挂的画。
  1. 二虫岂有恨,夫亦便其私。
  • “二虫”在这里指的是画中的两只虫子。
  • “岂有恨”表示这些虫子没有怨恨。
  • “夫亦便其私”表示这也方便了它们自己的私事。
  1. 凭此论人事,枢要或可窥。
  • “凭此论人事”表示根据这些事物来谈论人事。
  • “枢要”指的是关键和重要的地方。
  • “或可窥”表示或许可以窥见其中的道理。
  1. 私为俱生惑,纵之由于痴。
  • “私为俱生惑”表示自己因为这些事情而生起了困惑。
  • “俱生惑”表示这种困惑是普遍存在的。
  • “纵之由于痴”表示这种困惑的产生是因为人们的痴迷。
  1. 星星如不灭,千愁万恨随。
  • “星星如不灭”表示星星不会熄灭。
  • “千愁万恨随”表示所有的忧愁和怨恨都会随之而来。
  1. 佛陀开觉路,慧日破沉疑。
  • “佛陀开觉路”表示佛陀开辟了觉悟的道路。
  • “慧日破沉疑”表示智慧的光芒驱散了心中的疑惑。
  1. 入门扫诸相,痴即无所施。
  • “入门扫诸相”表示进入门来扫除所有的现象。
  • “痴即无所施”表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痴心就没有什么可以施展的了。
  1. 心光常皎皎,处境自得宜。
  • “心光常皎皎”表示内心总是明亮和纯洁的。
  • “处境自得宜”表示在适当的环境中能够感到舒适和满足。
  1. 居家成孝悌,在位兼人师。
  • “居家成孝悌”表示在家中能够做到孝顺和尊敬长辈。
  • “在位兼人师”表示在职位上能够成为他人的导师和楷模。
  1. 终日埋尘涅,终日未尝淄。
  • “终日埋尘涅”表示每天埋头于尘世的烦恼。
  • “终日未尝淄”表示虽然整天都在忙于琐事,但是从未真正地沉浸其中。
  1. 是以佛慈爱,永永无穷期。
  • “是以佛慈爱”表示因为有了佛的慈爱之情。
  • “永永无穷期”表示这种慈爱之情是永远都不会结束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