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晴空豁紫襟,西园重喜共登临。
幽窗风过莲香远,曲岸烟凝柳色深。
话旧频倾留客酒,问年易动感秋心。
老来握手情弥笃,宁祇论诗是赏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属于综合赏析型试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语言风格、艺术手法及评价古代作家作品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项的要求来分析,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思想内容,要通晓诗意;艺术手法,要从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表达技巧、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判断;语言风格,要注意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第一句“槛外晴空豁紫襟”,是说西园的景色十分开阔。诗人以“晴空”为题,写自己登上西园时所见之景。“槛外”指的是园林外面的空间,而“晴空”则是诗人登高远眺时所见到的碧蓝的天空。“豁”字,写出了天空的空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畅快。“紫襟”是指紫色的衣襟,这里用来形容衣服的颜色,也比喻胸怀宽广。
第二句“西园重喜共登临”,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西园的喜悦之情。在诗中,“重喜”表达了一种重复的情感,“共登临”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攀登的情景。这里的“重”字,不仅表示了诗人再次来到西园,也表达了他对这次重聚的喜悦之情。
第三句“幽窗风过莲香远”,描绘了诗人坐在幽静的窗前,感受着微风拂过,闻到了远处传来的莲香的情景。这里的“幽窗”指的是一个幽静的房间,而“风过”则表示了微风拂面的感觉。“香远”则表达了莲香弥漫开来的景象。
第四句“曲岸烟凝柳色深”,描绘了诗人站在曲折的小河边,看到岸边的烟云笼罩着柳树,使柳色显得更加深沉的情景。这里的“曲岸”指的是弯曲的小河边,而“烟凝”则表示了烟雾缭绕的样子。“柳色深”则表达了柳树的颜色深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最后一句“话旧频倾留客酒,问年易动感秋心”,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频繁地聊天,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这里的“话旧”指的是和朋友聊天,回忆往事;“留客酒”则表示了招待客人,让他们留下欢声笑语的美好时光;“问年易动感秋心”则表达了他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描述朋友们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展现了他们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①《壬午秋日刘圃三学士重过西园喜赋二章仍用见赠韵》作于元丰四年(1081),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受牵连被贬黄州,流放期间他常与好友游历山水,此诗即在黄州所作。②颔联“西园重喜共登临”意思是说:在秋天的时节里我再一次来到了美丽的西园,心中充满了喜悦。这里的“西园”指的是黄州城西北角的花园,也是苏轼曾经居住的地方之一。③颈联“话旧频倾留客酒”意思是说: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里的“话旧”指的是和朋友聊天,回忆往事;“留客酒”则表示了招待客人,让他们留下欢声笑语的美好时光。④尾联“老来握手情弥笃,宁祇论诗是赏音”意思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友情变得更加深厚了,我们共同欣赏诗歌的乐趣也更加浓厚了。这里的“老来”表示的是诗人的年龄增大;“握手情弥笃”则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宁祇论诗是赏音”则表示了他们在共同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更多的快乐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