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山计左愧支郎,一笠重来二陆乡。
秋后云林多瘦碧,愁边烟月易昏黄。
催诗叶落梧桐井,搅梦虫依薜荔墙。
圆泖沧波真浩荡,归心轻逐白鸥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华亭杂感》组诗之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买山计左愧支郎,一笠重来二陆乡。
    注释:为了购买山产,我计划从左边开始(可能是在地图上或心中想象),再次来到东吴地区的山水之地。

  2. 秋后云林多瘦碧,愁边烟月易昏黄。
    注释:秋天过后,云雾缭绕的山林变得稀疏且色彩偏淡,忧愁之中,烟雾和月光容易变得暗淡无光。

  3. 催诗叶落梧桐井,搅梦虫依薜荔墙。
    注释:诗歌催人思考、催人奋进,就像树叶落在古井中一样,让人思绪飞扬;而梦中的虫儿,则依附在薜荔墙上,让人难以入眠。

  4. 圆泖沧波真浩荡,归心轻逐白鸥翔。
    注释:圆泖(Mào)的海水波澜壮阔,令人心生向往;而我内心中的归家之情,就像轻盈的白鸥一样,随风飘向远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首句“买山计左愧支郎,一笠重来二陆乡”表达了作者为了寻找心中的山水之地而不断努力,尽管有所成就但仍感到不足的心境。第二句“秋后云林多瘦碧,愁边烟月易昏黄”则描绘了秋季时节山林的色彩变化,以及忧愁时云雾和月光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迷茫。第三句“催诗叶落梧桐井,搅梦虫依薜荔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内心的焦虑,同时用“搅梦”一词形容诗歌对梦境的影响,形象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末句“圆泖沧波真浩荡,归心轻逐白鸥翔”以大海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抗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