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云何所依,梦魂只向越山归。
千盘涧道雪浮屐,十里松门翠扑衣。
霜栗遥知猿采熟,肉芝怕被鹿衔稀。
自嗟踯躅风尘久,不耐登高送雁飞。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句:“一片孤云何所依”,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漂泊生活的感慨。”孤云”比喻诗人,”何所依”意味着无依无靠。

第二句:“梦魂只向越山归”,描绘了诗人夜梦之中思念故乡的情愫,梦中总是回到越山(即会稽山),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第三句:“千盘涧道雪浮屐”,描述了诗人在寒冷的山间行走,脚下的雪使得屐(古代穿鞋的器具)被浮起,形象地展现了山路险峻和严寒天气。

第四句:“十里松门翠扑衣”,通过“十里松门”暗示了山中的松树众多,而“翠扑衣”则形容这些松树枝叶繁茂,仿佛能覆盖全身,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五句:“霜栗遥知猿采熟”,这里使用了“霜栗”来象征深山中成熟的果实,而“猿采熟”则暗示了山中生物的活动和季节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叹。

第六句:“肉芝怕被鹿衔稀”,通过“肉芝”和“鹿衔稀”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珍贵而稀少之物的珍惜之情。

第七句:“自嗟踯躅风尘久”,诗人感叹自己长期在风尘中徘徊,无法摆脱困境。“踯躅”意为徘徊不前,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迷茫。

第八句:“不耐登高送雁飞”,这里的“登高”可能指的是诗人因仕途不顺而产生的压抑感,而“送雁飞”则暗指作者对远方亲友的牵挂。诗人用“不耐”表达对这种情绪的不适应,体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渴望的矛盾心理。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外游历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孤云、梦魂、越山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深思索。诗中既有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过往岁月的怀旧之情。整体上,诗歌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