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欲访蓬瀛路,无意还来羽客居。
好是天台今误到,桃花深处鸟声迟。
【注释】
蓬瀛路:指仙界之路。羽客:仙人的别称。
天台:今浙江天台山,相传为道教神仙张道陵炼丹之地。
误到:本意是说误入仙境,但这里却有反话的双关意味。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访古寻仙、求得解脱的愿望。首句写心向往神往;次句写因心不诚而未能成仙;三句写误入仙境;四句写在天台山误入仙境,并听到深山中的鸟鸣声。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情真意笃,寓意深刻。
有心欲访蓬瀛路,无意还来羽客居。
好是天台今误到,桃花深处鸟声迟。
【注释】
蓬瀛路:指仙界之路。羽客:仙人的别称。
天台:今浙江天台山,相传为道教神仙张道陵炼丹之地。
误到:本意是说误入仙境,但这里却有反话的双关意味。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访古寻仙、求得解脱的愿望。首句写心向往神往;次句写因心不诚而未能成仙;三句写误入仙境;四句写在天台山误入仙境,并听到深山中的鸟鸣声。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情真意笃,寓意深刻。
注释:狮子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区的灵隐寺山门前。逸气,指飘逸超脱的气息。峥嵘,形容山峰高耸、挺拔。梵宇前,指寺院前面。尔宜,你应当。高卧,安闲地躺着。护,守护着。龙泉,指龙泉寺(又名龙井寺)。彩球,比喻月亮。欲问抛何处,想要问抛在何处。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中天,即正中天空。月正圆,指月亮圆满皎洁。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杭州灵隐寺前狮子峰的诗。诗人以逸气的山峰为背景,描绘了灵隐寺前的美景
【注释】 1. 逸气峥嵘:形容气势豪迈。 2. 梵宇前:佛寺前的石阶,即“狮子峰”。 3. 尔宜高卧:你应当安心休息。 4. 护:保护、守护之意。 5. 五色球:佛教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在涅槃之前,曾将佛牙舍利(佛牙齿)分赠给弟子们。后来,这五个佛牙被制成五彩珠子,称为五色球,以纪念佛祖的恩德与教诲。 6. 抛何处:抛掷到哪里。 7. 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因古人认为十五日月亮最圆。 8.
【注释】 1. 五佛顶: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海拔4659米,为西藏第一高峰。 2. 森然:形容山峰高大挺拔。 3. 白云居:形容山峰上长满了白云和雪莲等珍贵药材。 4. 倒挂孤松路转奇:形容山峰上的松树倒挂在崖壁上,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5. 振衣凌绝顶:意思是振起衣服,攀登到最高的地方。 6. 走险不如夷:意思是走危险的道路不如走平坦的道路。 7.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五佛顶的诗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石径逼青霄,袤延步屣劳 - 注释: 石制的小路逼近云端,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天际。 - 译文: 石径紧邻云端,行走其间犹如跨越天际。 2. 回头千嶂合,仰面一峰高 - 注释: 回头望去,连绵的山峰汇合成一片;抬头仰望,最高的山峰巍峨挺拔。 - 译文: 回首间,千山万岭汇聚成海;抬头望,最高峰傲然耸立。 3. 塔置悬崖峻,亭依古壁牢 - 注释:
【注释】 龙泉: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 双峰:山名,在今江西省玉山县南。 香岩寺:寺庙名,在今江西省玉山县西南。 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 趣:通“趋”,急走;匆匆地。 云飞知送客,花笑欲留人:云彩飘动好像知道有客人要离去,花儿开笑好像是想留住客人。 径转泉声细,车停鸟语新:山路曲折,泉水声更显细小;车停下时,鸟儿的叫声也更加清脆。 遥看仙境出,掩映别嶙峋:远远看去,像是从仙境中走出来的
注释: 香岩寺值雨 空山四月乍惊秋,晓启疏窗满目幽。 玉塔初看云影重,龙池旋听水声浮。 峰排四面青逾出,树列千重翠欲流。 本是龙眠着色画,淋漓又与米家侔。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香岩寺雨景的诗。首联写四月的空山,忽然间春意全消,一片清凉之感。颔联写清晨打开窗户,满眼都是清新幽静的风景。颈联写远处的山峰如青色的云彩一般,树木排列如绿色水流一样流动。尾联则直接赞美了香岩寺的景色,认为它就像一幅着色画
【注释】 蓬瀛路:指仙界之路。羽客:仙人的别称。 天台:今浙江天台山,相传为道教神仙张道陵炼丹之地。 误到:本意是说误入仙境,但这里却有反话的双关意味。 【赏析】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访古寻仙、求得解脱的愿望。首句写心向往神往;次句写因心不诚而未能成仙;三句写误入仙境;四句写在天台山误入仙境,并听到深山中的鸟鸣声。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情真意笃,寓意深刻
普安观 峻峭狭窄的小路步履艰难,到处是游览的人意气闲散。 眼前的树木排成翠绿长队,脚下的山峦青葱似画卷。 墙壁边的花儿依旧古色古香,洞里的仙人已不再归来。 我渴望有一只云中的白鹤,飞上那高耸入云的佛顶,攀登它而不感到困难
【注释】 1. 逸气峥嵘:形容气势豪迈。 2. 梵宇前:佛寺前的石阶,即“狮子峰”。 3. 尔宜高卧:你应当安心休息。 4. 护:保护、守护之意。 5. 五色球:佛教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在涅槃之前,曾将佛牙舍利(佛牙齿)分赠给弟子们。后来,这五个佛牙被制成五彩珠子,称为五色球,以纪念佛祖的恩德与教诲。 6. 抛何处:抛掷到哪里。 7. 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因古人认为十五日月亮最圆。 8.
注释: 香岩寺值雨 空山四月乍惊秋,晓启疏窗满目幽。 玉塔初看云影重,龙池旋听水声浮。 峰排四面青逾出,树列千重翠欲流。 本是龙眠着色画,淋漓又与米家侔。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香岩寺雨景的诗。首联写四月的空山,忽然间春意全消,一片清凉之感。颔联写清晨打开窗户,满眼都是清新幽静的风景。颈联写远处的山峰如青色的云彩一般,树木排列如绿色水流一样流动。尾联则直接赞美了香岩寺的景色,认为它就像一幅着色画
普安观 峻峭狭窄的小路步履艰难,到处是游览的人意气闲散。 眼前的树木排成翠绿长队,脚下的山峦青葱似画卷。 墙壁边的花儿依旧古色古香,洞里的仙人已不再归来。 我渴望有一只云中的白鹤,飞上那高耸入云的佛顶,攀登它而不感到困难
【注释】 1. 五佛顶: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海拔4659米,为西藏第一高峰。 2. 森然:形容山峰高大挺拔。 3. 白云居:形容山峰上长满了白云和雪莲等珍贵药材。 4. 倒挂孤松路转奇:形容山峰上的松树倒挂在崖壁上,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 5. 振衣凌绝顶:意思是振起衣服,攀登到最高的地方。 6. 走险不如夷:意思是走危险的道路不如走平坦的道路。 7.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五佛顶的诗
【注释】 1. 山色侵楼重:山的颜色侵入了楼的周围,显得更加厚重。 2. 竹阴傍涧清:竹林在溪流旁,清幽静谧。 3. 绿峰群寂寂:绿色的山峰一片寂静,没有人声。 4. 黄鸟独声声:只有一只黄色的小鸟在鸣叫。 5. 雾聚松枝合:云雾聚集在一起,覆盖着松树的枝叶。 6. 樵稀石面生:打柴的人稀少,岩石裸露。 7. 云收余峭壁:云彩收起了陡峭的岩石。 8. 日影北林更:太阳的影子投映到北边的树林上。
注释: 七月十二日入山收稻有怀纪仲霁两寺:指两座寺庙,即钟鼓寺和普福寺。 咽:形容声音低沉、哀婉。 山桥夕路幽:山中的桥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宁静而幽深。 未几:不久。 新落叶:刚落下的叶子。 已满旧溪头:已经堆积满了溪水的源头。 西去时将晚,东游事亦休:向西行去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向东游玩的事也停止了。 秋苔新月上,杂沓使人愁:秋日里,月光映照下的苔藓与杂草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忧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