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酌东堂下,云生江外峰。
咽蝉催暮柳,残雨引疏钟。
夜色余归意,苔痕著客踪。
酒怀那可恃,遮莫此愁浓。
诗句释义:
- 才酌东堂下,云生江外峰。
- 才刚在东堂饮酒时,天空中云朵生出,远处山峰若隐若现。
- 咽蝉催暮柳,残雨引疏钟。
- 夜深时分,蝉声低沉仿佛催着傍晚的柳树,细雨轻飘仿佛引动了寺庙中的钟声。
- 夜色余归意,苔痕著客踪。
- 夜色渐浓,心中还留有回家的念头;脚下的苔痕显露出旅途的足迹。
- 酒怀那可恃,遮莫此愁浓。
- 即使心中有酒来解闷,也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
译文:
刚在东堂喝过酒,天空中有云彩升起,远山隐约可见。
夜深了,蝉鸣声低沉像是催促着傍晚的柳树,细雨轻轻飘洒仿佛引得寺庙中的钟声响起。
夜色渐深,我还有回家的念头,脚下的青苔印刻着我的足迹。
即便有酒,也难以消除内心的愁苦,或许这浓浓的忧愁正是我所承受的吧。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作。首句“才酌东堂下,云生江外峰”开篇点明地点和时间,东堂是诗人饮酒的地方,而云生则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雨水。第二句“咽蝉催暮柳,残雨引疏钟”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氛围,蝉声、暮色、雨声、钟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愁的夜晚景象。接下来的句子“夜色余归意,苔痕著客踪”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旅途的痕迹,苔痕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也反映了诗人对家的思念。最后两句“酒怀那可恃,遮莫此愁浓”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愁绪无法用酒精来驱散,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夜晚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