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勤忌终怠,半途慎踟躇。
首先勤奋,避免懈怠,中途谨慎地停下来。
译文:从开始就要勤奋,不要懒惰;半路上不要犹豫不前(要果断前行)。
注释:勤:勤奋、勤勉。忌:避免。终:指事情的最后阶段。怠:懈怠。慎:谨慎、慎重。踟蹰(chí chú):徘徊。
赏析:此诗是作者告诫自己子孙要珍惜时光,勉励其勤奋努力,不可懈怠,同时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与毅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始勤忌终怠,半途慎踟躇。
首先勤奋,避免懈怠,中途谨慎地停下来。
译文:从开始就要勤奋,不要懒惰;半路上不要犹豫不前(要果断前行)。
注释:勤:勤奋、勤勉。忌:避免。终:指事情的最后阶段。怠:懈怠。慎:谨慎、慎重。踟蹰(chí chú):徘徊。
赏析:此诗是作者告诫自己子孙要珍惜时光,勉励其勤奋努力,不可懈怠,同时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与毅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主旨和表现手法等。要注重答题时先找到诗句对应的注释,再结合注释进行分析。“驿路界东西,直远通万里牂江,千盘庾岭;”意思是:驿站道路纵横交错,直达远方的牂牁江上,途经千回百折的庾岭。“鸿泥谁主客,且坐看春帆细雨,秋水文波。”意思是:是谁在驾驭着鸿雁的飞行
【解析】 “岭西道头门联”:在岭南西部道路的入口门上题写对联。岭西,指岭南西部,泛指岭南地区;道头,即路的起点,指进入岭南的道路;门联,又称楹柱,是挂在门上的条状装饰物,上面书写着对偶诗句。 獬豸(xiè zhì),传说中的独角神兽,能辨曲直。古代法官判案时用的刑具,形似羊而一角,俗称独角兽。 朗洁岭云知我意:朗洁,明朗清白;岭云,岭上的云雾;知,了解;我意,我的心意。 羚羊双峡迥:羚羊
【赏析】 《端州宝月台联》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星岩”为题,意在赞美岭南名胜——肇庆七星岩。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全诗意境优美,形象生动。 原诗: 对面即星岩, 七朵芙蓉呈绮丽; 赏心倾露盏, 一池菡萏正芬芳。 译文: 对面就是七星岩, 七朵芙蓉花显得色彩斑斓; 赏心悦目的美景让人陶醉, 一池荷花盛开香气扑鼻。 注释: 1. 对面即星岩:意思是说
【赏析】 此诗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一副楹联,为官箴。上联“重门洞开,要事事勿负寸心,方称良吏”的意思是:大门重门大开,凡事都要尽心尽力,不辜负自己的一片忠心,才能称得上好官吏。下联“高山仰止,莫矜矜不持一石,便算清名”的意思是:站在高山之巅仰望它,不要因为自己没有举起一石块就自高自大,这样只能玷污你的名声。整副楹联以劝诫之意告诫人们要勤勉尽职。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
诗句 亭台位置,不仅优繇,要知贤太守心,方得山水真乐; - 亭台位置:指的是亭台所在的位置,可能是指肇庆府署的某个特定地方。 - 不只:表示不止于此。 - 要知:意为需要知道,理解。 - 贤太守心:贤良的太守之心,指贤明的地方官。 - 方得:才能得到。 - 山水真乐:自然山水的真趣和乐趣。 花木栽培,略如农圃,请与都人士约,毋忘稼穑艰难。 - 略如:相当于,如同。 - 农圃:农事园圃
岭西道头门春联 注释: 1. 十三年:指作者在官场上任职的时间,大约为13年。 2. 忝掌丝纶:忝,表示羞愧、愧对;掌,掌管;丝纶,古代指皇帝的诏书。 3. 早朝诗:指作者在朝廷上的诗歌。 4. 袖底炉烟:形容诗人在写作时,衣袖里燃烧着的香火发出的袅袅烟雾。 5. 银管:指用来装酒或油的容器,这里可能是比喻诗人的笔杆。 6. 万千家:指广大的家庭。 7. 跻仁寿:登上仁寿山,象征吉祥如意。 8
【注释】: 岭西道署花园联:岭西道署花园。岭西即江西,故称“岭西”。道署花园是江西道的官署园林,位于南昌。 胜地:美好的景色。七星:指庐山,因山上有七峰而得名。 看云影岚光,公暇却宜邀客赏;好春当二月,我来刚值课农时。看云影岚光,公暇却宜邀客赏:在空闲的时候,邀请客人来观赏山里的云雾和山间的光影。好春当二月,我来刚值课农时:春天到了二月的时候,我正好正在从事耕种。 赏析:
【注释】 岭西道:岭,指江西,因江西有“南岭”,岭西即江西。道,指地方行政区划中的路、州等。大堂联,指对联。联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体裁,一般由两句组成。在上下句之间用一逗号隔开。 踏软红尘:形容官场上走马灯般频繁的交往活动。 药砌薇阶:药砌,以药草砌成的台阶。药砌薇阶,指仕途上步步高升。 纶阁:指御史台,掌管弹劾官员之事。 清白吏:清廉的官吏。 韶山端水:韶山,指毛泽东家乡湖南韶山,为地名。端
【解析】 “锁钥”、“雄关”等关键词是全诗的着眼点,“对雉堞巍巍”,写山势高峻,气势雄伟。而“敢云坐镇”,则写出了诗人的豪气和胆量;“亭近晚香,台邻宝月”,写的是登高赏景、饮酒作赋的情景。 【答案】 译文: 这地方是锁钥雄关,下环湘峡,上溯苍梧,面对城墙高耸,真是胆敢坐镇啊!难得呀,正是春秋佳日,亭子靠近傍晚的香气,台子临近宝月。喜得处处有鸿泥,留证着登临之乐。 赏析: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举头天外,高处不胜寒,看修雉骈罗,几叠云山开画本。” - 注释:抬头仰望天空,感受到高处的冷清和寂寞。看到整齐排列的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和云山,仿佛打开了一幅画卷。 - 赏析:这里通过视觉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处景色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和喜爱。 2. “倚槛风前,壮心殊未已,问元龙在否,千秋湖海共襟期。” - 注释:靠在栏杆前,面对狂风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解答此题,要理解全诗内容,结合注释和相关语句分析作答。 (1) 句:刘家好兄弟。 (2) 句:并世琨与舆。 (3) 句:奕奕隽朗才。 (4) 句:斯语洵不虚。 (5) 句:为学务精一。 (6) 句:筑堂题童初。 (7) 句:汝当少小日。 (8) 句:避乱辞乡闾。 (9) 句:一作入赘婿。 (10) 句:东望常怆如。 (11) 句:忽忽四五载。 (12) 句
【诗句解析】 1. 莫漫愁肠借酒浇,平生意气未全消。 莫漫:不要,请不要。 愁肠:忧愁的肠子。 平生意气:原本的精神气质。 未全消:尚未完全消散。 2. 官如赵壹惟长揖,人是陶潜肯折腰。 官如赵壹:比喻自己的官职像东汉末年的赵壹一样,只是行个大礼而已。 长揖:古代官员相见时的一种礼节,即拱手作揖。 人是陶潜:以晋代诗人陶渊明为例,表示自己不屈于权贵。 肯折腰:愿意弯曲腰身,比喻不卑躬屈膝
飒飒西风夜正阑,独依禁篽畏清寒。 译文:西风吹得正好,夜已深,独自依偎在床帐中,怕受清冷。 飒飒:形容秋风的声音。 西风:秋风。 阑:尽。 独依禁篽:独自倚靠着床帐。 畏清寒:怕受清冷。 聊将闲散容吾拙,敢诩文章副此官。 译文:暂且放松身心,以我笨拙的才能来侍奉你,不敢夸耀我的文采可以担当这一职务。 聊将:暂且。 闲散:指粗疏、不精工。 容吾拙:指我自谦自己的才能不够好。 敢诩:指敢于自我夸耀。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侄子杜甫的,表达了他对侄子的深深期望和关爱。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示从侄臻荫 我家里的繁荣可以追溯到祖先的功德。我们家族的荣耀在科举考试中得到了证明。 厥后二十科,榜上姓名书。 之后二十次的科举考试,我们的姓氏被写进了榜单。 祖德培植远,岁月几盈虚。 祖先的德行培养了我们,但岁月却让我们感到空虚。 记汝赴京国,岁在丁巳初。 记得你离开家乡去京城,那是丁巳年的春天。
【注释】 1. 雕鹗(è huò):雕,指鹰类;鹗,即鸱鹗,都是猛禽。 2. 秋尘:喻指世俗的功名利禄。 3. 毋(wú)踌躇:不要犹豫,不要徘徊。 【赏析】 这是一首勉励后进、鼓励其奋发向上的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把人比作“雕鹗”,勉励他们不要留恋世俗的名利,要飞向高空,去展翅高飞。 诗的首句写“雕鹗出秋尘”,是说有才能的人,就像秋天里飞翔的苍鹰和大鹏一样,从那污秽的世俗中飞出来
译文: 自从离开京城,我担心尘埃和尘土。 这次在衙门里工作,偶然想出去游玩。 朋友约好三五人,各自称赞腿脚强壮。 刚刚走出城北门,绿草如茵的田野映入眼帘。 分秧劳动很辛苦,农民们站在水面上。 南方的节气来得早,这里的景色更加明显。 云层浓密仿佛压头,小路狭窄让人想要穿过。 七座山峰奇特高耸,相互看着眼睛都发眩。 高的像能倚靠天,低的像是地旋转。 凶猛的像狮子大象一样躺下,雄壮的像是兵器甲胄般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