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风瑟瑟怯衣单,烛灺羹残兴亦阑。
天似怜人归去晚,故教冷月出云端。

九月既望蔡氏景贤书屋张筵赏菊率成七绝六章并五排一首

注释:

  • 九月既望:指农历九月十五日。
  • 蔡氏景贤书屋:蔡元培的书房。他以“景贤”二字名其室,表明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 张筵:摆好酒席。
  • 赏菊:观赏菊花。
  • 率成七绝:创作了七首绝句。
  • 六章:这里指的是《九日齐山登高》和《九日寄黄几复》。
  • 五排:这里指的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第二首。
  • 酸风瑟瑟怯衣单:形容秋风凄冷,让人感到寒冷。
  • 烛灺羹残兴亦阑:形容宴会结束后,蜡烛已经燃尽,饭菜也已经吃完,兴致也消磨殆尽。
  • 天似怜人归去晚:形容天空似乎在同情我归家的晚,所以让冷冷的月亮出现。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九月十五日,即重阳节这天,与友人在蔡氏景贤书屋举行赏菊宴会后,创作的一组七绝和五绝。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九月既望”,点明了时间,即农历九月十五日。接着以“蔡氏景贤书屋张筵赏菊”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热闹、欢愉的宴席场景。这里的“张筵”意味着摆好酒席,而“赏菊”则是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随着夜色降临,宴席结束,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感受到秋风所带来的寒冷,以及蜡烛燃烧殆尽、食物吃光之后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变化使得他的兴致也逐渐消磨殆尽,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与他作对。
    最后一句“天似怜人归去晚,故教冷月出云端”,则是诗人对于这种心境的抒发。他认为天空似乎在同情他归家的晚,所以让冷冷的月亮出现在高高的云霄之上。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和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宴席结束之后心情变化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蕴含着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体悟和对于生命真谛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