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驱未得歼蛮戎,夕岭军中落将星。
带甲雄师色尽墨,储粮佳士气如霆。
忠魂不逐虫沙没,大节常昭汗简青。
泪洒西风蜀父老,浣花溪畔吊英灵。
【注释】
崇庆:州名,今四川西昌。中宪大夫:唐官阶名。
长驱:大军远行。未得歼蛮戎:未能消灭蛮族的叛乱。歼,消灭;戎,这里指少数民族。夕岭军:在今四川西昌境内。军中落将星:军中陨落一颗将星。将星,旧时以将星坠地为军队战败之预兆。带甲雄师:身披铠甲、勇猛善战的军队。色尽墨:颜色像墨水一样。储粮佳士气如霆:储备粮食充足,士气如同雷霆。忠魂不逐虫沙没:忠贞的魂魄不会追随那被虫蛀的黄沙而沉没。大节:崇高的气节,这里指高尚的节操。常昭汗简青:经常显示在简牍上。汗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或木简。蜀父老:四川的百姓父老。浣花溪畔吊英灵:在浣花溪畔哀悼这位英雄的亡灵。
【赏析】
《恭挽崇庆州牧赠中宪大夫常老先生三首其二》,是一首悼文,作者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常老先生的哀思之情。
全诗共四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首句“长驱未得歼蛮戎”,描绘了将军出征的场景。他带领着英勇善战的军队,一路长驱直入,向着敌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然而,尽管他努力奋战,却未能完全消灭蛮族的叛乱。这句诗通过战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将军的英勇和坚韧。
第二句“夕岭军中落将星”,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将军在一次战斗中陨落一颗珍贵的将星,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牺牲,更是对整个军队的损失。这句诗通过对战争的描写,表达了对将军的敬意和惋惜之情。
第三句“带甲雄师色尽墨”和第四句“储粮佳士气如霆”,分别描绘了将军军队的外貌和气势。带着铠甲的勇士们,面色如同被墨水染黑一般,他们的士气如同雷霆般威猛。这两个句子通过描绘军队的形象和气势,进一步凸显了将军的英勇和坚韧。
最后一句“忠魂不逐虫沙没,大节常昭汗简青”,则表达了对将军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尽管他的忠魂可能被虫蛀的黄沙所淹没,但他的高尚气节却在历史长河中永存。这句诗通过对历史的评价,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全诗语言精炼,情感深沉,通过对将军出征、战斗、陨落以及军队形象等方面的描写,展示了将军的英勇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敬仰和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