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山中路,茫茫烟欲封。
前村数点火,远寺一声钟。
棹响冰生渡,林明雪压松。
定知今夜梦,犹自绕诸峰。
【注释】
山中路:山路。
茫茫:形容道路遥远、广阔无边的样貌。烟欲封:像烟雾一样弥漫着,似乎要封住整个道路。
前村数点火:在前方村庄里可以看到几处火光。
远寺一声钟:远处的寺庙里传来了一声钟声。
棹(zhào)响冰生渡:划桨的声音使冰层融化,形成渡口。棹,船桨;冰生渡,指河水解冻成流。
林明雪压松:树林里树木被积雪覆盖,显得特别明亮。
定知今夜梦:知道今夜会有一个好梦。
犹自绕诸峰:仍然环绕着群山。诸峰,众多的山峰。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历归来时所作,抒发了诗人游山归来的心情和对美景的回忆。
首联“回首山中路,茫茫烟欲封。”写诗人在归途中回头望去,眼前是一片茫茫的山路,仿佛都被烟雾所笼罩,难以看清路的尽头。这里的“茫茫”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山路的熟悉,又描绘出他此时的心情——有些迷茫而又期待。
颔联“前村数点火,远寺一声钟。”写诗人到达前村时,看到几户人家点起了灯火。而远处的寺庙中传来了一声钟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这里通过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山村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棹响冰生渡,林明雪压松。”写诗人过河时,听到船桨拍打水声,看到两岸的冰融化成了河流,而树林里的积雪也压得松树格外挺拔。这里的“棹响”和“林明”都运用了拟人手法,让自然景象更加生动有趣。而“雪压松”则形象地描绘了雪后松树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尾联“定知今夜梦,犹自绕诸峰。”写诗人知道今夜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梦境,而梦中的景象依然会围绕在他周围,如同山间的高峰一般。这里的“梦”字,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通过梦境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深远。通过对山水、村落、寺庙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的用词也十分讲究,如“茫茫”、“烟欲封”、“棹响”、“林明”等词语,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