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从大道绕襄阳,已报前头是武昌。
江汉夜寒春似梦,楼台人静月如霜。
赋成鹦鹉终无命,立向烟波一断肠。
拟把孤坟较疑冢,年年草长问谁芳。
【注释】
夜次鹦鹉洲:夜宿鹦鹉洲。夜,一作“宿”。次,止息、住宿。鹦鹉洲,即今湖北省武昌东门外的黄鹤楼一带。
不从大道绕襄阳,已报前头是武昌:不沿大道绕到襄阳,却已经得知前面是武昌。不从大道,即不往襄阳走,不往襄阳走就是径直向武昌前进。
江汉夜寒春似梦,楼台人静月如霜:江汉地区夜间寒冷,春天的景色就像梦境一样。楼台人静,指诗人自己孤独无伴,只有月光陪伴着孤寂的自己;月如霜,形容月色清冷如霜。
赋成鹦鹉终无命,立向烟波一断肠:我写的文章虽然很出色,但却无法得到任用而死去。在烟雾弥漫的水边独自悲伤。
拟把孤坟较疑冢,年年草长问谁芳:我打算和那些没有墓碑的人的墓相比,看看他们的坟墓是不是比自己的还要好,但每年草长,不知道是谁家的芳草长出来。
【赏析】
此诗为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诗人苏轼贬谪黄州时的作品。首句说不从大道绕襄阳,就已经知道前面是武昌,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自信与乐观情绪。颔联写江城夜寒,春意盎然,而诗人独上高楼,人去楼空,只有一轮皓月相伴,流露出诗人寂寞难耐的心境。颈联说自己的文章虽佳,却不得志,只好面对烟波浩渺的长江,借酒浇愁。尾联说自己想要和没有墓碑的人相比,看看他们的坟墓是不是比自己的还要好,但又觉得每年的草木都生长得茂盛,却不知道是谁家的芳草长得更好。全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和壮志未酬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