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江南不肯明,良宵风雨又纷纷。
何人梁苑歌千里,今夜扬州欠二分。
误我寻欢沽斗酒,负他学拜换罗裙。
天公或惜思乡苦,故遣嫦娥隐白云。
诗句解释:
月到江南不肯明:这里的“不肯明”意味着月亮在江南地区并不明亮。这可能暗示了天气或地理因素导致月光不足,从而影响了中秋节的观赏。
良宵风雨又纷纷:良宵通常指美好的夜晚,但这里用“风雨又纷纷”来形容这个夜晚不仅有雨,还伴随着其他自然现象,增加了观赏的困难。
何人梁苑歌千里:梁苑是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的是一个著名的歌舞之地。诗中提到“歌千里”,意味着有人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唱歌。
今夜扬州欠二分:扬州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城市,这里提到的“欠二分”可能是对某种特定活动或物品的比喻,表达了某种遗憾或不足。
误我寻欢沽斗酒:这句中的“误我”表达了一种遗憾或失落感,因为无法找到合适的场所来庆祝中秋。而“沽斗酒”则暗示了饮酒的期待,但由于前文提到的“欠二分”,这种期待可能没有实现。
负他学拜换罗裙:这句中的“负他”表示对不起某人,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履行承诺或表达感激之情。而“学拜”可能是对某种仪式或者行为的模仿,而“换罗裙”则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比如通过改变形象来表达情感。
天公或惜思乡苦,故遣嫦娥隐白云:这里的“天公”指的是天意或自然的安排。而“惜思乡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最后,“故遣嫦娥隐白云”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嫦娥作为神话中的人物,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或其他人的情感寄托或梦想。
译文:
中秋之夜,明月照不到江南,只因风雨交加。
何处有歌声传千里?今宵扬州却少了一份热闹。
误了我寻找欢乐的机会,只能买些酒来消愁。
辜负了他/她的期望,未能像他/她一样学习打扮换衣。
也许是天公可怜我的思乡之心,才派上嫦娥隐于白云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佳节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首句“月到江南不肯明”巧妙地运用了“不肯明”这一词汇,既描述了月光的不足,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期待。接下来的几句分别描述了中秋夜的天气状况、远方的歌者、扬州的热闹以及自己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