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轮月,湖头觉更明。
云随风欲堕,人与气俱清。
入目烟光阔,澄心晓雾莹。
如何方镜净,滓翳顿然生。

昭庆寺小阁月夜

同是一轮月,湖头觉更明。

云随风欲堕,人与气俱清。

入目烟光阔,澄心晓雾莹。

如何方镜净,滓翳顿然生。

【注释】

  • 月夜:即“月下”的别称
  • 湖头:指湖边的高处或水边
  • 云随风欲堕:云雾缭绕,仿佛要落下似的
  • 人与气俱清:人的呼吸和气息都变得清新
  • 烟光阔:烟雾弥漫的景象
  • 澄心晓雾莹:心情宁静,像早晨的雾气那样晶莹剔透
  • 方镜净:清澈明亮的镜子
  • 滓翳顿然生:污点、杂质突然出现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夜晚在昭庆寺小阁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同是一轮月,湖头觉更明”表达了虽然月亮本身是一样的,但在特定环境下(湖头)会显得更加明亮。这既表现了月亮的美丽,也表现了观察者的心情。

颔联“云随风欲堕,人与气俱清”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云彩似乎在风中飘荡,想要坠落,而人的呼吸和气息也因此变得更为清新。这是对夜晚宁静氛围的生动描绘。

颈联“入目烟光阔,澄心晓雾莹”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看到烟雾弥漫的景象,心境变得宁静而清晰,就像清晨的雾气一样晶莹透亮。这里的“澄心”意味着心灵的净化,而“晓雾莹”则形象地描绘了清晨雾气的美丽。

尾联“如何方镜净,滓翳顿然生”则是对前文的反思。诗人感叹即便是最清澈的镜子,也会因为污垢的侵入而变得模糊不清。这表明了即使在最美好的环境中,也难免会有瑕疵存在,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